新华社青海玉树7月26日电(记者 张进林 顾玲)记者近日在地处三江源核心区内的隆宝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访时了解到,经过十几年的悉心保护,这里的鸟类种群数量显著增加,整个保护区内各种鸟类的总数量也明显增多。
隆宝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结古镇西南约80公里的结隆乡境内,海拔4200多米,是三江源核心区内最大的鸟类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万公顷。这里栖息着众多高山珍禽,尤其以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颈鹤最为著名,被世界鸟类专家誉为“黑颈鹤之乡”。
据隆宝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站长谢尕介绍,隆宝滩地处狭长的山间盆地,四周高山环抱,长江上游干流通天河的支流益曲河流经滩地时形成5个大小不等的湖泊,加上一些地下涌泉,使整个隆宝滩形成了一个难得的高原湿地类型。这里水草丰美,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为黑颈鹤等众多高原珍贵鸟类提供了理想的繁衍生息场所。除黑颈鹤之外,这里还有斑头雁、棕头鸥、赤麻鸭、秋沙鸭、雪鸡等众多的高原珍贵禽鸟。
谢尕说,青海省于1987年进行野生动物普查时,生活在隆宝地区的鸟类共有12目20科30种,主要以黑颈鹤、豆雁、斑头雁、角百灵和长嘴百灵为主。上个世纪90年代初自然保护区正式建立时,这里的鸟类总量还不足10000只,黑颈鹤数量也仅22只。“经过十几年的悉心保护,这里的鸟类不论是种群还是数量,都有了明显的增加,说明保护区在十几年中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谢尕说。
目前,隆宝滩自然保护区内的鸟类种群已由保护区建立时的30种增加到48种,一年中来这里栖息的鸟类总量增加到4万多只。作为世界上最为珍贵的鹤类之一,隆宝滩地区黑颈鹤的数量也已增加到近160只,而且其数量仍呈每年稳步增加之势。另外,灰鹤、绿翅鸭、胡兀鹫、牛背鹭、黑鹳等新增珍稀鸟类的数量也有增加,地处高海拔三江源核心地区的隆宝滩已经成为高原珍禽筑巢、产卵、繁育后代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