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老上海人还是新上海人,都会或多或少抱憾自己居住城市自然景观的缺失。不过,素能融汇“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上海,正运用另一种方式,打造历史与未来的接点,演绎出最新、最美的城市景观。近两年来,上海整合和精选百余家工业旅游景点,以“高度”——金茂大厦、“速度”——磁悬浮、“亮度”——东方明珠、“长度”——东海大桥等为代表的工业旧址和重大成就,展示城市和社会发展风貌。如此工业旅游,已让中外游客乐此不疲。

图为宝钢厂区一瞥
“山海经”是怎样念成的
说到上海的工业旅游,源于宝山钢铁集团。20多年前,当宝钢崛起在上海东北部时,许多人未必认识它的经济战略价值,有人甚至将宝山钢铁、金山石化、梅山铁矿视为阻碍上海经济发展的“三座大山”。10多年后,随着上海汽车、造船、航天、石化等现代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宝钢的作用日益凸显,一大批海内外商务、专业人士纷纷参观访问宝钢,工业旅游由此应运而生,宝钢率先成为上海的“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与此同时,上海大众、上海航天等一批当代高科技工业项目异军突起,“汽车之旅”、“航天之旅”也接踵而至。
上海工业的“升级换代”与城市建设的“规模扩容”几乎同步,近10余年间,黄浦江两岸先后飞架南浦、杨浦、卢浦、徐浦四座大桥,一条条“彩虹”增添了上海的壮美,“大桥游”、“浦江游”随之成为经久不衰的旅游热点。不久前,洋山港新建了长达32.5公里的东海大桥,工业旅游的热点又转向这里。游客登桥远眺,可见海上一片烟波,天际几点风帆,海风带着咸味,让人心旷神怡之余,还能细细品味这一伟大工程的雄奇与浩繁。据市旅游部门介绍,目前东海大桥游览还是限量,但每周预约团体不少,上海市民和中外游客都喜欢到这里一饱眼福。
从宝山钢城到洋山港口,上海工业旅游渐渐生成一本“山海经”,形成丰富多彩的系列产品。市民们在这里不仅能够看到每天开的汽车如何装配,每天喝的饮料怎样制成,每天听的气象预报如何传送,每天用的钞票怎样印刷,在有些地方,游客还能亲自动手参与,心里的高兴劲真是甭提了!据市旅委统计,2006年参与上海工业旅游的游客已达615万人次。目前市里正在兴建或完善铁路博物馆、汽车展示馆、造船博物馆、烟草博物馆、造币博物馆、隧道博物馆等,并规划建造上海工业历史博物馆。至2010年,要形成六大科技型工业旅游区,争取年接待旅游者达到800万人次。

图为游客正在参观大众汽车公司
用丝线串起民族工业珍珠
上海推出工业旅游是最近两年的事,这与上海工业旅游促进中心的具体运作分不开。该中心是由上海市经委批准,并经社团局登记注册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也是上海首创的工业旅游专业服务机构。据该中心秘书长鲍炳新介绍,上海没有名山大川,自然景观相对匮乏,但在发展工业旅游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上海是中国近代产业的发源地,工业有近百年的历史,而且门类齐全,积累了丰富的工业旅游资源;上海是现代工业的集聚地,一大批现代企业迅速崛起,为工业旅游奠定了基础;上海有许多特色工业,如航天、生化、印钞业等,这些行业对多数普通人来说显得神秘、好奇。因此,上海的工业旅游可以独辟蹊径、蔚成大观。
保留和保护民族工业精华,是上海工业旅游的主题和内涵。像杨浦发电厂、自来水公司以及铁路、航运、邮政、纺织、印刷、电影等等老工业旧址,是近代中国历史的见证,犹如散落在大上海各个角落的一颗颗珍珠,工业旅游就像是用一根丝线将它们串连起来。
据了解,上海现有旅游景点约750多处,其中工业旅游景点167处,大致分为工业企业、现代工业园区、创意产业集聚区、重大建筑成就和行业博物馆五类。今年春季,上海工业旅游首次在2007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亮相,展出的景点有宝钢、大众、创意产业集聚区8号桥、M50以及百年老厂江南造船厂、东海大桥和卢浦大桥、中国烟草博物馆等,深受国内外旅游界人士欢迎。

图为游客游览卢浦大桥
创意产业的“集聚区”
在工业旅游产品中融入创意产业,形成一种新的游览创意产业,是上海的一大创造。
“8号桥”即是典型一例。这个上世纪70年代建造的上海汽车制动器厂所在地,如今老厂房已被改造成8座建筑物的连成体,既保留了原厂房的空间结构,又注入了西方的时尚元素,游客可在敞开式区域自由进出。记者上下来回穿行于由木条长廊、玻璃幕墙和交错管道组成的世界,虽不很习惯,但感觉出这个新旧结合体中,弥漫着一种工业文明的沧桑韵味。听导游小姐介绍,“8号桥”已有60多家来自世界各国的专业顾问公司入驻,可以向不同的商家提供顾问服务。这个形态独特的建筑群体,是头脑、创意、设计、理念、艺术品的集聚区。
位于沪西莫干山路的“M50”可谓异曲同工。这座保存完整的民族纺织工业建筑,目前已经引进16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个艺术家工作室、画廊以及影视制作、艺术教育、建筑设计等创意机构,成为上海时尚、文化、创意的新地标。
据了解,迄今上海市经委挂牌的创意产业园区达75个,其中被列入2007年上海工业旅游年票的创意产业集聚区有9个。
期盼早日形成燎原之势
目前,上海的工业旅游产品正向专题化、系列化发展。例如由工业旅游促进中心推出的“领略T台背后的风情,装点我们多彩的人生”之旅,包括参观美特斯邦威服饰博物馆、中国服饰艺术博物馆、时尚产业园等景点。游人既可感受中华服饰文化的博大精深,领略服饰产业民族品牌独特的魅力,也能领会到设计师们的心灵舞动。该中心推出的“彰显大都市文化底蕴,领略产业文化遗产”之旅,则包括上海铁路博物馆、上海印刷博物馆、中国烟草博物馆等景点。它们把游人领进历史深处,领略上海百年产业文化遗产,从产业发展历程中获取灵感。
虽然上海工业旅游已在引领时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上海的工业旅游发展时间较短,形式比较简单,缺乏某些娱乐性,还难以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上海工业旅游促进中心秘书长鲍炳新强调,上海工业旅游有很好的资源、题材,虽无燎原之势,却有星棋之局。但由于种种因素,目前其中不少项目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惟有社会各界行动起来,一齐动手加以建设与创新,才能使之真正发挥效用。(记者 管志华 文/图)

海南崛起滨海旅游等4大海洋产业 成新经济增长点
名贵鱼虾走上了百姓餐桌,城市居民用上了管道燃气,坐豪华邮轮跨国游已不再是奢望……所有这一切,都得益于海洋产业的开发。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海南新的经济增长点,崛起了海洋渔业、海洋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天然气化工业等四大海洋产业。据初步估算,全省海洋产业总产值由2002年的210.3亿元增至去年的371.94亿元。
国家旅游局要求各个地区做好暑期旅游安全工作
记者13日从国家旅游局获悉,国家旅游局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全面部署,做好以涉水旅游、旅游交通和食品安全与卫生等为重点的暑期旅游安全工作。涉水事故是暑期旅游安全事故的主要类型之一,其中溺水和水上交通事故是造成游客死伤的最主要因素。国家旅游局要求各地要高度重视水上旅游安全工作,进一步完善涉水旅游项目的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全国红色旅游区倡议导游应做红色旅游"形象大使"
25日,全国红色旅游区联合发出《致全国红色旅游导游员讲解员的倡议书》,倡议全国红色旅游导游员、讲解员做好红色旅游的“形象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