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部分区域电网建设的滞后困扰长三角地区发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7月30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上海7月30日电(记者 陶维洲、裴文彬)“现在是有电送不过去啊!”记者从长三角地区相关电力部门了解到,今夏总的供电量比较宽裕,但让人头疼的是,由于部分区域电网建设的滞后,出现供电“卡脖子”现象,导致局部电力供需矛盾突出,影响到区域内的生产生活。

    长三角今夏告别“电荒”

    今年入夏以来,在旺盛用电需求和持续高温天气的共同作用下,上海、浙江、江苏统调用电负荷分别突破2000万千瓦、3000万千瓦、4000万千瓦,创出历史新高。但这些数据对长三角地区的供电部门并没有造成多大压力。据上海电力公司的消息,上海本地供电能力为1300万千瓦左右,最高可达1360万千瓦,外来电最高可达850万千瓦,从总量上来说,并没有问题。

    江苏和浙江供电总量也比较乐观。目前江苏省的发电装机容量4960万千瓦,加上由外省输送的350万千瓦,总体电量仍然富余。浙江今夏的统调电力供应能力接近3100万千瓦,基本能满足夏季用电需求。

    “电网性缺电”问题凸显

    虽然总体供电量宽裕,但南京古平岗和常府街区域的居民们还是为用电提心吊胆。记者从南京市电力部门了解到,由于电力工程建设受阻,这两片区域的变电站至今未开工建设,供电“卡脖子”现象严重。

    供电“卡脖子”是电力部门对“电网性缺电”比较形象的说法。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变电设施、线路负载能力有限,导致局部区域用电紧张时,外电送不进来,从而出现局部性缺电。目前,为保障居民用电,南京市电力部门已经要求这两片区域沿线用电单位统一安排用电。“如果这一措施还是无法缓解供电压力,只能根据市政府的批复进行限电了。”南京市电力部门一位负责人说。

    出现这种情况,南京并不是特例。在长三角地区,“电网性缺电”普遍存在。同样是受到电网建设受阻的影响,上海浦东和春申地区供电矛盾也比较突出。据上海电力公司消息,这两个区域从6月15日开始实施了高温预案,对部分企业实行错峰、让电、轮休措施,并采取过对工业企业限电的应急措施。浙江台州、温州部分地区由于电网线路建设不能如期推进,送电能力受到限制,拉限电问题一直存在,入夏后则更为严重。在告别“电荒”之后,供电“卡脖子”现象正困扰着长三角发展。

    “开源”背后还须“节流”

    供电专家分析指出,“电网性缺电”的发生源于我国总体电网建设投资的不足。据了解,我国电网投资只占电力总投资的30%,低于发达国家50%的水平,输配电建设滞后于电源建设的现象严重。而对于长三角地区来说,土地资源趋紧和环境压力的增大成为电网建设的“拦路虎”。对此,江苏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马苏龙表示,今后电网建设应更加注重存量电网的发展,加大技术改造力度,走“增容、升压、换代、优化通道”的新路子。

    通过改造电网进行“开源”,是解决“电网性缺电”的一条重要途径,但也应该看到“缺电”的背后是电能的高度消耗。据统计,2006年我国万元GDP能耗下降了1.33%,但万元GDP的电耗却上升了2.75%。浙江省经贸委有关负责人在评价今年的用电形势时说,用电需求的持续上升,一方面说明了全省制造业发展势头良好,但另一方面也表明,浙江工业节能降耗工作仍然任重道远。在“开源”的同时,加强“节流”,降低电能消耗,才能有效解决电力供应问题。

 
 
 相关链接
· 长三角区域合作在在规划等九大领域取得积极进展
· 资源共享携手做大做强 长三角科技联动实现共赢
· 两桥通南北:长三角交通新格局将促区域经济发展
· 长三角区域产权交易活跃 交易量占全国三成以上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