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黄河下游遭遇强降雨 流量快速增加 防汛形势转紧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8月01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济南8月1日电(记者王汝堂)由于接连遭遇强降雨,黄河下游流量快速增加,8月1日上午,济南以上河段流量超过2000立方米每秒。山东黄河河务局已按照“花园口站发生4000立方米每秒以下洪水”的标准进行防洪部署。

    7月26日以来,黄河中下游先后出现明显的强降雨过程,7月29日至30日,三门峡至花园口之间大部降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到大暴雨,黄河干支流相继涨水。8月1日上午,花园口站流量达到3290立方米每秒,距山东最近的夹河滩水文站达到3800立方米每秒,进入山东的第一个水文站高村水文站达到2700立方米每秒。

    山东黄河河务局的专家分析,目前黄河防汛已进入最关键的时期。此次洪水黄河下游高村水文站最大流量预计在3500立方米每秒-3800立方米每秒之间,对黄河滩区的生产堤构成明显威胁。今后几天,黄河下游沿岸浮桥将陆续拆除。

黄河支流沁河出现11年来最大洪峰

    新华社郑州8月1日电(记者林嵬)记者从黄河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了解到,由于黄河支流沁河上游山西中南部连续出现大范围强降雨,沁河出现1996年以来最大洪峰,到8月1日上午,洪峰已汇入黄河,沁河沿线160多公里大堤未出现重大险情。

    据悉,7月30日8时,沁河山西润城水文站流量为670立方米每秒,在半小时内迅速上涨至1100立方米每秒;至14时50分,河南济源五龙口水文站流量达到1060立方米每秒;随后洪峰开始减弱,到8月1日下午15时,河南济源五龙口水文站流量已降至320立方米每秒。

    沁河发源于山西省沁源市太岳山东麓,全长458公里,在河南省武陟县汇入黄河,是黄河三门峡—花园口区间两大支流之一。沁河含沙量较大,被称为“小黄河”,北岸堤防历史上曾多次决溢。

    据了解,自1996年以来,沁河水量非常小,即使汛期,也只有几十立方米每秒的流量。但由于缺少洪水冲刷,河床淤积抬高,河槽萎缩,出现“小水大灾”的几率较大。目前河南省沿河各地已启动了相应级别的防洪预案,密切注视雨情、水情,各级防汛抢险队伍与抢险料物都已到位。

 
 
 相关链接
· 黄河防汛抗旱新阶段:从防汛为主变成旱涝并管
· 新闻分析:做好黄河防汛工作为何不能掉以轻心?
· 黄河流域已初步建成较为完善的防汛抗旱工程体系
· 河南省要求落实各项防汛责任制确保黄河防洪安全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