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人民解放军完成第一次大规模多军种跨国战略投送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8月03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8月3日电(记者 曹智 白瑞雪 李宣良)北京时间3日17时38分,随着一架波音-737飞机平稳降落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沙戈尔机场,参加“和平使命-2007”联合反恐军演的中方部队在演习地域集结完毕。

    8月3日,中方参演官兵在刚抵达俄罗斯沙戈尔机场的伊尔-76运输机前列队。北京时间当天12时48分,载着约400名“和平使命-2007”中方参演官兵的最后6个架次伊尔-76运输机抵达俄罗斯沙戈尔机场。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随最后一个飞行架次抵俄的演习中方总导演许其亮上将在机场宣布,中国参演部队全部安全、顺利、按时到达演习地域。

    至此,人民解放军成功完成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成建制、多军种、远距离跨国战略投送。

    定于8月9日至17日举行的“和平使命-2007”联合军演,是上海合作组织全体成员国武装力量参加的首次联合反恐军事演习。中方参演兵力为1600人,包括1个陆军战斗群、1个空军战斗群和1个综合保障群,以及轮式步战车、歼击轰炸机等武器装备。

    中方人员和装备向演习地域投送,通过铁路输送、空中转场和空中输送等方式进行。

    “兵力投送本身就是这次演习的一部分,”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郑守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从第一辆军列驶出库尔勒火车站到最后一列抵达俄罗斯米夏什火车站,铁路输送经满洲里口岸进入俄境,全程10300公里,历时15天。空中投送取道中俄西段边界的“友谊峰”地区,航程2700余公里,出动了伊尔-76运输机18架次、波音-737飞机1个架次。参演的8架歼击轰炸机和32架直升机克服积雨云等不利天气影响,成功进行空中转场。

    8月3日,中方参演官兵在刚抵达俄罗斯沙戈尔机场的伊尔-76运输机前列队。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地面和空中兵力投送的两条路线,在地图上正好形成一个首尾相接的椭圆形。这一椭圆形的路线图,创造出了人民解放军部队机动史上新的纪录。

    中方导演部指挥组组长鲁传刚大校介绍说,来自不同军兵种的部队重新进行了编组,每个梯队都设立了临时党委。联合战役指挥部副指挥员、新疆军区司令员邱衍汉中将,联合战役指挥部副指挥员、总参谋部陆航部部长马湘生少将等多名高级军官全程指挥这次战略投送。

    “航线选择全部经过电脑模拟,制订了上百个方案。飞行计划都由中俄双方空管、气象、调度部门共同商定。军列进入俄境后,俄方派出全权代表、警卫和乘务人员随车开进,”鲁传刚说,国家的一体化战略保障,也是这次投送成功的重要原因。

    空军指挥所全程指挥,卫星进行实时监控,作战部门每日汇总分析大军开进情况,军事交通等后方保障部门实施靠前保障……为兵力投送提供支持却没有出现在参演人员名单上的,还有来自国家航空管制、边海关、气象、铁路等十余个部门的数千名干部职工。

    8月3日,俄罗斯姑娘在俄罗斯米夏什车站欢迎中方铁路运输参演部队第三梯队抵达。北京时间当天10时20分,“和平使命-2007”联合反恐军演中方铁路运输参演部队第三梯队抵达俄罗斯米夏什车站。至此,由3个梯队组成的中方铁路运输参演部队全部抵达集结地,准备开赴75公里外的切巴尔库尔演习场。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铁流万里大机动——
“和平使命-2007”中方参演部队跨国战略投送全景扫描

    新华社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8月3日电 (新华社记者)

    北京时间2007年8月3日10时20分,经过15天的长途跋涉,采用铁路输送的中方参演部队第三梯队官兵搭乘的军列,平稳停靠在了俄罗斯腹地车里雅宾斯克州米夏什火车站。

    7小时18分后,执行空中输送任务的最后一架波音-737飞机在115公里外的沙戈尔机场稳稳着地。

    随最后一个飞行架次抵俄的中方总导演许其亮上将在机场接受记者采访时宣布,中国参演部队全部安全、顺利、按时到达演习地域,我们的部队经受住了考验。

    人民解放军成功完成了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成建制、多军种、远距离的跨国战略投送。

    8月2日,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参加“和平使命-2007”联合反恐军演的部分中国官兵跑步前进。当日,首批来自中国陆军战斗群和空军战斗群的200多名官兵到达俄罗斯演习地域,为6日举行的合练做准备。新华社记者 李翔 摄

    N天前,A国恐怖武装在国际恐怖组织支持下,频频在A国边境地区发起恐怖袭击,对无辜平民进行狂轰滥炸,劫持人质、掠夺财富。接到A国政府请求,并得到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上海合作组织决定调用精锐力量,打击恐怖分子。

    1个陆军战斗群、1个空中战斗群、1个综合保障群,55辆步战车和装甲车、18门突击炮、32架直升机、8架歼击轰炸机、14辆伞兵战斗车……一支支中国人民解放军精锐之师,迅速凝聚成一只反恐“铁拳”,会聚在中国西北的大漠深处。

    7月20日11时30分,满载步兵战车、突击炮等武器装备和人员的首趟军列,驶离吐鲁番火车站,奔向万里之外的“反恐战场”……

    7月30日16时45分,8架武装直升机和8架运输直升机组成的中方陆军航空兵部队第一梯队,从新疆中部某机场启程,向着演习地域疾飞……

    7月31日8时30分,飞机的轰鸣声划破戈壁滩的黎明,空中输送第一梯队的6架伊尔-76飞机满载人员和装备起飞……

    8月1日10时57分,8架歼轰-7飞机在4架伊尔-76飞机的伴航下,开始了混合编队远程机动……

    空中,铁翼旋转,马达轰鸣,密集的直升机编队,从海拔4000多米的友谊峰峡谷一掠而过;地面,铁流滚滚,汽笛阵阵,满载铁甲战车的军列,在戈壁大漠和绿色草原间驰骋。

    铁路输送经满洲里口岸进入俄境,全程10300公里,空中投送则取道中俄西段边界的“友谊峰”地区,航程2700余公里。

    人员1600名、装备物资数千吨——人员和装备向演习地域的投送,通过铁路输送、空军航空兵转场、陆军航空兵直升机转场和空中输送4种方式进行。

    7月28日,“和平使命-2007”军演中方参演部队进入俄罗斯后,中俄双方对装备进行安全检查。北京时间28日13时10分,参加“和平使命-2007”上海合作组织联合反恐军事演习的中方最后一批铁路运输参演部队换乘俄罗斯军列,安全驶出满洲里口岸进入俄罗斯境内。 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搭乘俄罗斯军列踏出国门执行军演任务,也标志着中方参演部队地面输送第一阶段圆满结束。 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与此同时,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也迅速做出部署。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卷中,繁盛一时的“万里丝绸之路”,是为了沟通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是为了争取民族的独立与解放。今天,为表明中国维护地区安全稳定的坚定意志,展示中国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的决心能力,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了“万里大机动”。

    为确保“万里大机动”的顺利进行,铁路部门提供了一流的硬件保障。货车用的是提速后的车辆,车厢内饮用热水供应充足,床铺上床单被褥换洗一新。每列车还加挂一节发电车和一节餐车,确保官兵一路上都能吃到可口的饭菜。

    身在军列上,心在演习场。根据俄方提供的演习场地特点和有关情况,官兵们在军列上摆设电子沙盘,练战法,钻训法……

    掠过连绵的阿尔泰山脉,飞过美丽的喀纳斯湖……米-17运输直升机和直-9武装直升机混合编队,分成两个梯队,一直向北匀速疾飞。

    这次跨国机动最大的“拦路虎”——友谊峰,转眼就在眼前。海拔4000多米的友谊峰超过了直升机的飞行高度极限,编队将穿过山峰西侧只有600多米宽的山谷,从喀纳斯冰川上空飞出国境。

    突然,强烈的冷气流逆向而来,记者乘坐的直升机上下颠簸,好像一匹难以驯服的烈马。机上摆放的行李箱相互摩擦,发出细细的“吱吱”声,直升机发动机传出刺耳的轰鸣声。异常紧张的气氛中,机长快速操作驾驶杆,果断调整飞行状态。1分钟、3分钟、5分钟……猛然间,直升机向上一跃,前方已豁然开朗——我们已闯过难关,进入俄罗斯!

    经过3小时24分钟的飞行,成功穿越位于中、俄、哈、蒙4国交界的友谊峰西侧峡谷,直升机混合编队安全降落在俄罗斯巴尔瑙尔机场。当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时,“鹰群”再度起飞,7个多小时后,飞行编队顺利抵达沙戈尔机场……

    7月31日8时30分,天山脚下的某军用机场顿时忙碌起来。每隔10分钟,这里就有1架伊尔-76起飞。在这次远程兵力投送中,伊尔-76承担了单程运送约1100人的任务,是人员投送的最主要方式。

    伊尔-76在空中排成一道壮美的航线,向着2700余公里外的演习地域延伸。

    “对于我们来说,出国执行联合演习任务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先后执行过中巴、中塔联合军演任务的空中运输分群指挥员郑元林说,“但像这次远距离、长时间、大机群执行任务,我们还是第一次。”

    3个军绿色的集装箱整齐地排成一排,占据着伊尔-76机舱中间的位置,旁边是演习结束后参加装备展示的山地摩托车、越野摩托车等。用防滑三角木和铁链固定好的装备,在机舱内纹丝不动。几十名空降兵战士整齐地坐在机舱两侧的座位上。对他们来说,每个人都是几十甚至上百次乘坐这种飞机执行任务了。

    飞越友谊峰时,机组人员紧张起来。根据协议,中方的空中兵力投送不经过第三国领空,直接从中俄边界西段54公里宽的共同边界上空进入俄境。

    “从万米高空看下去,54公里宽的边界就像是一条小小的缝隙,”领航主任厉剑说,“这对飞机的性能和飞行员的素质都是考验……”

    8月3日,参加“和平使命-2007”联合反恐军演的中国新型歼击轰炸机停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的沙戈尔机场。参加这次演习的歼轰飞机是中国自行研制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歼击轰炸机,被誉为中国“飞豹”。这是中国空军国产新型装备第一次飞出国门参加实兵演习。 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8月1日10时57分,大地颤抖起来,8架歼轰-7和4架伊尔-76组成的混合编队,以巨大的轰鸣和强大的气势冲击着人们的耳膜和神经。机群飞过阳光下闪闪发光的雪山之巅,从人们的视野中渐渐消失。

    “这次训练,载弹量之多、条件之复杂、航程之远,直逼战机极限,”在编队飞行中驾驶长机的特级飞行员方运平上校说。

    几个小时后,混合编队在俄罗斯预定机场准时降落。“这标志我国自主研发新型歼轰机远程机动能力再攀新高,多机种协同能力有了新跨越,”方运平说。

    北京时间3日17时38分,当最后一架波音-737飞机降落在沙戈尔机场,参加“和平使命-2007”联合反恐军演的中方部队在演习地域集结完毕。

    抵达演习地域的官兵,立即投入到了反恐战役的针对性训练之中……

 
 
 相关链接
· "和平使命-2007"中方铁路运输参演部队抵集结地
· “和平使命-2007”中方陆航直升机转场进入俄境
· 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出境参加联合反恐军事演习
· 国防部外事办:"和平使命—2007"将产生深远影响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