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3日电(记者董峻)农业部8月3日要求各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的要求,把政策尽快落到实处。
刚刚下发的《农业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的通知》提出,目前中央财政已将能繁母猪补贴资金拨付各地,各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按照农业部印发的《关于做好能繁母猪补贴政策相关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配合财政部门尽快将补贴资金发放到母猪养殖户手中。按照农业部与中国保监会《关于做好生猪保险和防疫工作的通知》要求,主动配合各地保监局和保险公司做好生猪保险工作,增强生猪养殖户抵御重大疫病和自然灾害等风险的能力。
农业部的通知要求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组织人员,深入基层,进村到户到场,通过宣讲政策、发放明白纸等多种方式,让农民充分了解各项政策的实施范围、扶持对象和补贴方式,做到家喻户晓,尽快发挥政策效应。强化疫病可防可控的科学引导,消除农民增养补栏的顾虑,促进生猪生产尽快恢复。
通知要求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全力做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口蹄疫等重大生猪疫病防控工作。切实加强免疫,确保免疫密度和质量。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发现重大生猪疫病要通过动物疫病报告网络立即报告。加快推进动物疫病标识追溯体系建设,未佩戴耳标生猪不许调运。强化检疫监管,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加大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力度,防止疫情跨区域传播。
此外,通知还提出要鼓励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强对散养户的引导和扶持,进一步完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提高生猪饲料质量安全水平,加强生猪生产信息的分析和预警。

5月28日,来自河北省大成县的养猪大户在选购种猪。先后投资近2亿元的天津宁河原种猪场是国家级重点种畜禽场,基础母猪群达3400头,年供种能力达到4万头。同时原种猪场还储备了2万多头“旺储淡销”的活体猪肉,随时按照国家计划调控市场。据了解,宁河县农村依托宁河原种猪场的技术与信息优势,养殖生猪存栏一直稳定在80万头以上。新华社记者 刘海峰 摄
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
受前几年生猪价格过低、去年以来饲养成本上升和部分地区发生猪蓝耳病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生猪生产出现下滑,造成近几个月猪肉供应偏紧,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生猪生产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猪肉是大多数城乡居民的主要副食品。抓好生猪生产,保持合理的价格水平,对稳定市场供应、满足消费需求、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切实搞好市场供应的同时,建立保障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调动养殖户(场)的养猪积极性,从根本上解决生猪生产、流通、消费和市场调控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农业部通知要求各地从三方面推进“菜篮子”工作
日前,农业部发出《关于贯彻落实全国“菜篮子”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通知》,要求各级农业部门深刻领会回良玉副总理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国“菜篮子”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上来,把促进生猪生产发展作为当前“菜篮子”工作的重要任务,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扎实推进新形势下的“菜篮子”工作。
农业部发布进一步提高生猪生产水平技术指导意见
针对当前生猪生产中成本上升、仔猪成活率低等突出问题,全国生猪饲养技术指导专家组研究认为,应充分发挥科技在生猪生产中的支撑作用,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现提出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的技术指导意见。
中央财政安排11.5亿对能繁母猪保险给予保费补贴
为了降低农户养猪风险,调动广大农户的养猪积极性,保护能繁母猪生产能力,进一步稳定生猪市场供应,近日,财政部下发了《能繁母猪保险保费补贴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提出要本着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广泛参与、协同推进的原则,对能繁母猪保险业务给予适当保费补贴,推动建立有利于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