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3日,在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康复矿工依次登上回家的汽车。新华社发(杜杰 摄)
新华社郑州8月4日电(记者岳月伟)记者从陕县了解到,4日9时左右,随着留院观察的最后两名矿工身体痊愈出院,陕县支建煤矿透水事故中获救的69名矿工已经全部康复出院。
3日留院观察的最后两名矿工张群官和袁红军都来自陕县。经过医院的全面身体检查后,确认身体已经没有问题,4日上午相继出院。
陕县支建煤矿承诺,如果出院的矿工感觉身体不适,可以随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陕县支建煤矿将会对获救矿工再进行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
69名获救矿工出院前,每人收到由河南省总工会和三门峡市工会提供的500元慰问金。
69名获救矿工出院后,陕县支建煤矿要求每名矿工在家休养2个月,休养期间将会每个月给每个人发放2000元的工资和500元的疗养费。

**********事故抢险救援工作进展**********
河南陕县支建煤矿发生透水事故70人被困生死不明
记者从河南省陕县获悉,7月29日8时30分许,该县支建矿业有限公司支建煤矿东风井发生透水事故,造成70人被困,生死不明。
据介绍,支建矿业有限公司支建煤矿属国有地方煤矿,1958年建矿,为生产矿井,年设计生产能力21万吨,实际生产能力30万吨,属低瓦斯矿井。这次事故是因河床水通过采空区涌入井下造成,透水量3000立方米,被困的70名矿工位于22采区。

7月29日,武警战士在已经截流的河床上紧急布设防水设施。当日8时30分许,河南省陕县支建矿业有限公司支建煤矿东风井因河床水通过采空区涌入井下发生透水事故,造成70人被困。事故发生后,河南省领导和当地有关部门立即组织抢险人员赶赴现场救援,截至记者发稿时,抢救方案已经确定,救援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新华社发(杜杰 摄)
安全监管总局对河南三门峡矿难抢救工作提六意见

关于河南三门峡市陕县支建煤矿东风井透水事故抢救处理工作的意见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接到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三门峡市陕县支建煤矿东风井22采区发生透水事故报告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领导高度重视,立即组织研究,并对事故的抢救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河南陕县煤矿透水70人被困 李毅中赵铁锤赴现场
2007年7月29日8时30分左右,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支建矿业有限公司支建煤矿(原河南省陕县支建煤矿)东风井,因河床水通过采空区涌入井下,造成22采区70人被困。
接到事故报告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领导高度重视,立即组织研究,并对事故的抢救工作提出了意见。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李毅中、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赵铁锤率有关人员已赶赴事故现场指导抢险救援。
李毅中、李成玉、赵铁锤等在救援指挥现场研究工作
李毅中徐光春李成玉等指挥"7·29"事故抢险救援
三门峡市陕县支建煤矿因山洪暴发而引起的“7·29”透水事故发生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国务委员华建敏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力施救,科学施救,严防次生事故发生,确保被困矿工生命安全。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省委书记徐光春,省长李成玉,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赵铁锤,省委副书记陈全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克,副省长史济春等先后冒雨赶到现场,指挥组织抢险救援工作。

7月30日,救护车在事故矿井旁边等待。 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
陕县支建煤矿透水事故69名被困者与井上联系畅通
记者从“7·29” 陕县支建煤矿救援指挥部获悉,由于事故发生时,井下被困人员处于安全区域,目前地面与井下被困人员电话联系畅通。专家们正在研究向井下运送饮用水和食品的方案。

即将输送到被困井下矿工手中的牛奶 为井下被困矿工输送的氧气
陕县支建矿抢险重大进展 给被困矿工送奶400公斤
记者7月31日上午10时从河南陕县支建煤矿事故现场报道,经过细致研究,7月30日晚9时,按抢险救援专家组制定的方案,井上救援人员顺利通过通风管道向井下送奶400公斤,69名被困矿工获得必要的营养供给。
自从7月29日8时40分发生透水事件后,69名井下被困矿工一直通过煤矿原设的固定电话与井上保持联系。7月30日上午,据被困人员反映,由于井上持续不断地往井下送风保持正常空气,现在井下空气干燥,另外由于较长时间没有进食,被困人员普遍感觉到口渴、寒冷,希望能送些食物。随后,抢险救援指挥部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送食物方案。经过多个方案比对,专家们最后选定了通过通风管道输送牛奶这一方案。
陕县透水事故:加强排水是抢险重点 设施准备充足
据悉,河南省陕县支建矿业有限公司“7.29”淹井事件现场按照“一堵、二排、三通风”的抢险方案,7月30日21时,通过压风管道成功向井下被困人员输送400公斤牛奶,被困人员用安全帽接用,体力得到补充;通过空压机继续压风供氧,31日11时20分再送175公斤牛奶取得成功,拟每日送两次。

7月31日,救援人员通过管道向井下输送牛奶,以使被困3天的69名矿工获得必要的营养供给。当日,河南陕县支建煤矿透水事故抢险救援工作取得较大进展,清淤进度明显加快,井下水位开始下降。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
发生透水事故的陕县支建煤矿井下水位开始下降

井下排出的积水
导致69人被困的河南陕县“7·29”支建煤矿透水事故抢险救援7月31日进入第3天,记者从抢险指挥部了解到,困扰抢险的清淤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从30日晚起,清淤进度明显加快,并且接触到水面,已经排出了大量的水。截至31日8时,水位已下降0.7米。
陕县矿难救援较顺利 被困矿工所处区域水位下降
从7月31日8时至16时,69人被困井下的河南支建煤矿抢险救援工作进展较为顺利:巷道清淤20余米,被困人员已经能借助矿灯看到水平巷道20米远的地方。
陕县矿难:累计排水约2000立方米 排水速度加快
截止到7月31日19:00,已累计排水约2000立方米。在7月31日晚22:00,排水现场再次传来好消息,井下平巷积水大量涌向排水地点,从井下抽排水量大大增加,作业人员感到热气由内间歇流出,估计已与被困人员处通透。被困的矿工也在电话通话中表达目前的呼吸感觉有所好转。
河南陕县“7·29”透水事故69名被困矿工全部生还

8月1日,医务人员推着一名被救矿工进入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新华社记者岳月伟摄
相信党-河南陕县支建煤矿被困69名矿工获救侧记
76小时焦虑煎熬,76小时满怀期待,76小时通力协作,76小时坚持不懈……8月1日12时54分,随着最后一名矿工曹百成的安全升井,发生透水事故的河南陕县支建煤矿69名矿工全部生还!
曹百成激动地拿起话筒说:“感谢党中央,感谢国务院,感谢河南人民,感谢大家对我们矿工的关怀!”
69人被困井下76小时而最终获救,这在我国煤矿救援史上实属罕见。
陕县事故69名获救矿工身体逐渐恢复正常

8月2日,在透水事故中最后一个被救出的矿工曹百成(右)和工友兰建强在病房里。新华社记者朱祥摄
陕县支建煤矿透水事故获救矿工已有67名康复出院

8月3日,在三门峡市中心医院,一名康复矿工坐上回家的汽车。当日上午,河南省陕县支建煤矿透水事故中获救的69名矿工中的67名经过医院全面检查后,确认身体已经完全康复,顺利出院。另外2名矿工需要观察一段时间,如果恢复得快,预计4日也能出院。新华社发(杜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