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和平使命—2007”:体验中方参演官兵日常生活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8月05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8月5日电(记者 李宣良 白瑞雪 刘昕)在茂密森林中的一处空旷地带,上百顶帐篷整齐排列。上海合作组织6国国旗与“和平使命—2007”联合反恐演习的徽旗迎风招展。

    这儿,就是参加演习的各国部队驻扎的野营村。

    记者走进3天前来到这里的中方部队,体验了官兵们的生活。

    一顶面积约二三十平方米的帐篷里,住着12名官兵。中方参演部队陆军战斗群通信分队的指挥员王新磊上尉正在和战士们整理内务。

    “我们已经在这里住了两个晚上,除了蚊子多一点外,没有什么不适应的。”王新磊告诉记者,这里的蚊子不但数量多,而且个头大。

    “蚊子泛滥,但并未成灾,因为我们提前做了充分的准备。”王新磊说,中方参演部队的官兵在进驻这里之前,每人都接种了蚊子容易传染的森林流行脑炎疫苗。另外,每人都携带了蚊帐,并配备了防蚊药品。

    为了保持帐篷内的正规化秩序,战士们每天早上都要将蚊帐摘下来,晚上再挂上去。此外,他们还要将床上的毛毯折叠得整整齐齐,看上去就如同豆腐块一般。

    俄军提供的帐篷都很高大,四周都开有门或窗,帐篷的底部还可以折叠上来,在帐篷四周形成一个大约1米高的透气通道,不时有微风从外面吹进来,所以中午室外气温虽然高达30多摄氏度,但在帐篷里并不感到特别闷热。

    中方参演官兵都穿着刚配发的新式迷彩服,足蹬陆战靴,右臂佩戴着演习徽标,左臂佩戴着国旗图案,在各国部队官兵中显得分外醒目。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了保障各国参演官兵能够吃饱吃好,俄方进行了精心准备。在中方参演部队居住的野营村后边,俄方特地安排了一个食品仓库,里面堆放着成袋的面粉和大米,还有土豆、西红柿、大白菜以及大量的高温灭菌牛奶。

    负责中方部队伙食保障的樊志强少校告诉记者,根据协议,这次参演的中方部队餐饮的原料由俄方根据中方需求提供,饭菜由中方炊事人员做,俄方提供炊事工具。

    在食品仓库里,中国军队的几名炊事员正在领取色拉油。来自莫斯科一所军事院校汉语专业的21岁的亚历山大热情地忙上忙下,一会儿帮助中俄双方人员翻译,一会儿帮助清点色拉油的数量。

    对于每次领取的食品种类和数量,俄方都认真清点并登记造册。亚历山大的汉语水平显然还不是很娴熟,他随身带了一本《俄汉大词典》,遇到不懂的单词,便埋头翻阅。他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放弃暑假来这里义务当翻译,既可以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也可以结交很多中国军人朋友。”

    14个帐篷餐厅在中方部队驻训地一字排开,10多辆由俄军提供的野战炊事车冒着热气。中方的炊事员正忙着给部队准备午饭,每个人都是一头大汗,迷彩服湿漉漉地贴在身上。

    炊事班的战士可能是中方参演部队中最忙碌的人群之一。由于受到出国参演名额的限制,炊事班的人数被大大削减,每个人的工作强度因此大大增加。

    “我们4名炊事员每天要为180人提供三餐。”空降兵部队的炊事员、二级士官汪志国告诉记者,他们每天5点就要起床准备早餐,一直要忙到晚上11点左右才能休息。

    由于饮食习惯的不同,俄方提供的炊事车只能做炖菜,不能做炒菜。一开始,汪志国和战友们每天只做一个大杂烩炖菜,时间长了,大家都有点儿受不了了。幸好,出国前汪志国他们带了两口炒菜的锅,这时就派上了大用场。

    “我们现在每天都能让官兵们吃上5个菜,中午3个、晚上两个。”汪志国说:“大家现在基本上能吃饱吃好。”

    记者看到,他们当天中午吃的是洋葱炒鸡蛋、青豆炒火腿肠、西红柿炒包菜,另外还有水果。

    跟着中方部队“蹭”了两次饭的亚历山大,已经喜欢上了中国炊事员做的菜:“中国菜好吃。以后有机会去中国,一定要大饱口福!”

 
 
 相关链接
· 和平使命-2007:中方参演部队直升机编队全部抵俄
· "和平使命-2007"中国参演部队全面启动空中输送
· "和平使命—2007"联合军演考验中国军队四大能力
· “和平使命-2007”军演中方铁路运输参演部队全部进入俄境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