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十六大以来我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跃上历史新台阶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8月06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8月6日电 (记者 李亚杰)党的十六大以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以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增强了各级领导干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促进他们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党的十六大之后,党中央审时度势,强调要放开视野看教育、集中力量抓培训,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开拓创新,扎实推进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工作。更加重视理论武装、更加重视干部教育培训,成为党的建设工作中的一个鲜明特点和突出亮点。

    据初步统计,从2003年到2006年,全国参加各类脱产培训的党政干部约1900万人次、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约1100万人次、专业技术人员约3300万人次;全国80%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已达到5年内累计3个月以上脱产培训的要求。

    ——按照党的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的要求,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广大干部。

    中央分别举办了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新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十六大精神研讨班,先后举办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江泽民文选》等5期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对全国54万多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轮训。对全国5474名县委书记、县长进行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专题培训。对中管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金融机构主要领导人员进行了“增强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专题培训。

    各地各部门在加强政治理论培训方面也采取了有力措施,加大了工作力度。理论武装工作的深入开展,使党的创新理论日益深入人心,广大党员干部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

    ——着眼于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干部教育培训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更加富有成效。

    几年来,各地各部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在抓好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等国家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主体班培训的同时,中组部会同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按照党和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国防等方面的重大部署和要求,举办了300余期专题研究班。各地各部门普遍组织开展了领导干部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大力开展了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按照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更有成效的方针,合理利用国(境)外培训资源,领导干部境外培训工作取得新进展。东部地区围绕率先发展、中部地区围绕中部崛起、西部地区围绕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围绕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国家发展战略布局,开展了各具特色、亮点各异的培训。

    富有成效的大规模培训,有力地提高了广大干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和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本领,推动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以学习宣传贯彻《干部教育条例》和“十一五”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作为主线,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

    2006年1月,中央颁布了《干部教育条例》。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法规,是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基本规章。它同中央颁布的《干部任用条例》和《党内监督条例》一道,为加强干部选拔、任用、教育、监督提供了制度保证。2006年12月,中央颁布了“十一五”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为“十一五”时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通过制定贯彻《干部教育条例》的实施办法和本地的“十一五”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等具体落实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

    ——以建设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为重点,干部教育培训的基础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自2005年3月正式招生以来,三所干部学院已累计培训2万多名各条战线的领导骨干和优秀人才,初步显现了作为党的中高级干部教育培训一支重要方面军的作用。三所干部学院连同2006年初挂牌成立的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优势互补,共同构建起国家级干部培训基地的新格局。由胡锦涛总书记作序,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的第二批15种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于2006年出版发行。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序言》精神,扎实做好教材的学习使用。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初步建立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明显增强。在培训内容上,认真做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工作,结合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干部的特点,不断调整完善课程和教材,努力做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什么内容就培训什么内容,干部缺什么知识就培训什么知识。在培训方式方法上,从干部的特点出发,完善和推广组织调训、专题培训、自主选学、在职自学等培训方式,在提高讲授式教学质量的同时,加大了研究式教学力度,大力推广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在培训手段上,更加注重现代化和多样化,普遍采取网络培训、远程教育、电化教育等方式开展教育培训,为干部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培训途径。建立干部学习培训考核激励机制和培训质量评估制度,把干部学习培训与日常考核和提拔使用结合起来,促进了干部学用结合,用以促学。

党的十六大以来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认真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在全面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经过各级党组织共同努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面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中组部负责人就改进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工作答问

    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人近日就印发并实施《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以下简称《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接受记者采访,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十六大以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中发展取得成效

图表:十六大以来农村基层党的建设不断加强 新华社发

    十六大以来,各级党委紧紧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中心任务,以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为总抓手,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在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按照中央要求,省、市县党委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分类指导,推动工作落实;乡、村党组织把群众满意作为根本标准,帮助农民改善收入结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充分调动了党员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加强,整体水平不断提升,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吉林省由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领办创办的经济合作组织达7553个,辐射带动农户60万户,其中建立党组织2600个,发展党员3500多人。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整体推进中不断深化,初步形成了相互配套、有机衔接、较为完备的干部人事制度体系。

    扩大民主、引进竞争机制:全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1.5万余人

    记者日前从中央组织部了解到,从2003年到2006年底,全国共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1.5万余人,其中厅局级390余人,县处级3800余人;通过竞争上岗走上领导岗位的干部共20余万人,其中厅局级500多人,县处级2.8万人。有的地方探索厅处级联考、分类选拔的方式改进和完善公开选拔工作,即省(区、市)、市(地)联合公选厅、处级领导干部,统一发布信息、统一组织报名、统一考试阅卷、统一公布结果,规范了操作,整合了资源,降低了成本。一系列扩大民主的措施进一步扩大了选人视野,拓宽了选人渠道,丰富了干部选拔方式,促进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十六大以来我国的人才工作蓬勃发展 成效显著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全面部署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宏观指导,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大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全社会重视支持人才工作的氛围日渐浓厚,人才成长创业的环境逐步改善,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凸现。

 
 
 相关链接
· 胡锦涛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 胡锦涛: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教材建设提高工作水平
· 曾庆红强调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 加强税务干部教育培训
· 干部教育培训要建立考核激励机制
· 干部教育培训要进一步加强师资、教材、经费建设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