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7日电(记者常璐、白洁)中国东盟问题研讨会7日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表示,未来中国东盟合作应向互利、全面、务实、创新四个方面进行努力。
今年8月8日是东盟成立40周年纪念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南亚及大洋洲研究室主任翟崑在会上表示,成立40年来,东盟已经成为继欧盟之后又一个成功的地区合作组织。近年来中国和东盟在政治和经济合作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双方合作已经成为东亚合作的新亮点。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常务副秘书长许宁宁表示,中国与东盟合作是中国“睦邻、富邻、安邻”政策的体现,中国乐意看到东盟国际地位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许宁宁说,互利合作不代表中国与东盟各自受益50%。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应该更多考虑东盟的利益。不妨让东盟在合作中更多获利,这对于双方开展长期合作和自贸区建设都有益处。
他表示,目前中国东盟合作已经展现全面合作的势头,但双方贸易中主要产品是电子产品,主要控制者是跨国公司。因此应该扩大贸易范围。此外,中国与东盟应该将目前发展形式的基础夯实。中国和东盟成员国的关系要细微化经营,应通过务实合作实现这一点。
他表示,创新合作也是中国和东盟合作应该鼓励的发展方向。在南海共同开发、自贸区建设等问题上要取得突破,都需要双方合作解决,必须要创新,因为创新是双方关系不懈的活力所在。
据悉,2007年上半年中国-东盟贸易额达921亿美元,同比增长26.6%。许宁宁说,明年这一数字有望突破2000亿美元。


7月31日,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前中)出席东盟与中日韩(10+3)外长会议。当日,东盟与中日韩(10+3)外长会议在马尼拉举行。 新华社记者 公磊 摄
杨洁篪外长在第14届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上的讲话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东盟地区论坛的一员,中国是亚太地区和平、发展、合作、繁荣的积极参与者和建设者。我们与各国加强友好合作,改善和发展了中日关系。我们在更广领域和更深层面参与地区一体化建设,促进亚洲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我们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推进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为实现朝鲜半岛的无核化和东北亚的持久和平不懈努力。我们热忱投身于东盟地区论坛的对话合作,与各国共同提升合作水平和效益。我们坚持对话协商,求同存异,和平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利益矛盾。面对亚太和世界的深刻变化,我们将一如既往,通过对话增进互信,通过互信促进合作,通过合作实现共赢。
泛北部湾合作与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进程述评
7月10日,广西北部湾首个万吨级船舶修造项目基地正式签约入驻北海铁山港;12日,缅甸商务联络基地在广西南宁破土动工建设;13日,日本三洋激光头生产基地签约落户北部湾……北部湾风生水起,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扬帆远航。乘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东风,这一区域经济合作日益走向深远,有望成为自贸区框架下的次区域合作新亮点。
我国将进一步加大与东盟合作 携手打击跨国犯罪
作为第一个加入《东南亚友好条约》的非东盟国家,今后,中国将进一步加大与东盟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构筑更加紧密的区域执法合作机制,携手打击跨国犯罪。这是记者日前从中国—东盟执法管理研讨会上得到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