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我国越来越多产品有"电子身份证""出身"有据可查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8月08日   来源:人民日报

    “您所购买的是金龙鱼牌调和油,生产日期2007年5月23日,是国家免检产品……”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赵玉欣女士,从沃尔玛商场刚买了一桶金龙鱼牌调和油。她把所买商品的条码在商场的机器前扫描。几秒钟后,机器详细“报”出了所买商品的品名、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给赵女士“报”出商品身份信息的,就是中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遍布全国的商品高级终端查询机。“借助于监管网庞大的数据库和每一件产品上的电子监管码,消费者可以方便地通过电话、短信、互联网、信息终端等多种途径,快捷地查询到自己所购商品的重要信息,让每一件产品的‘出身来历’有据可查。”国家质检总局党组成员、中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推进办公室主任宋明昌说。

    中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由国家质检总局、中信集团、中国电信于2005年9月开始建设。这一系统的最大特点就是“一品一码”,每一件产品都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16位电子监管码,就如同“电子身份证”一样,并通过喷、贴或者印刷的方式附在每一件产品的外包装上。

    据介绍,这一电子监管码借助先进的编码技术随机生成,几乎无法伪造。正因为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加入到电子监管网中。据统计,截至今年7月26日,全国累计已有20128家企业加入该网;已将产品所赋的监管码激活上市的企业达到2354家。 (记者原国锋)

 
 
 相关链接
· 浙江省海盐县推出拥有“电子身份证”的生猪产品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