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版权局:我国软件盗版率呈下降趋势

资料图片:2007年4月14日上午10时,吉林省暨长春市2007年“扫黄打非”春季战役盗版非法出版物集中销毁活动在长春市南岭体育场举行。
新华社北京8月9日电(记者 马俊、冯晓芳)国家版权局版权司副司长许超9日表示,近年来我国软件盗版率呈下降趋势,软件产业发展环境正在逐步改善,国内外软件企业在我国的销售额快速增长。
在《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环境调查报告》发布会上,许超说,我国政府近年来加大了打击盗版力度,尤其是各级政府率先使用正版软件,以及推行预装正版软件措施后,对规范软件市场和打击盗版产生了积极效果。来自信息产业部电子知识产权咨询服务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软件盗版率正在以每年2%左右的速度递减。
目前软件盗版的主要形式包括:盗版光盘、预装盗版软件、用户间相互拷贝及超许可范围使用、利用互联网传播等。调查数据表明,上述盗版行为对企业的影响程度相差无几,而以往比较突出的“盗版光盘”,则被“用户间相互拷贝及超许可范围使用”所取代。
由于盗版存在,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被破坏,盗版者不仅攫取了被盗版软件企业的利益,而且影响了其他软件企业,特别是挤压了中、小软件企业的生存空间。因此,治理盗版才能促进软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信息产业部:降低软件价格并非遏制盗版的良方
新华社北京8月9日电(记者 马俊、冯晓芳)信息产业部电子知识产权咨询服务中心9日发布的《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环境调查报告》显示,降低软件价格并非遏制盗版的良方,只有通过积极落实各种正版化措施,才能有效遏制软件盗版。
从调查结果看,目前软件用户和企业分歧最大的是软件价格对盗版影响的认识。有62.2%的软件用户认为适当降低软件价格是遏制盗版的有效措施,而仅0.5%的软件企业认同这样的观点。
通过对金山词霸和微软操作系统软件盗版率的调查发现,虽然两款软件在价格上相差甚远,但所面临的盗版境遇却十分近似。由此可见,与任何商品一样,价格只是影响其市场利益的因素之一,软件盗版的存在远不是价格能够左右的。
另据调查,中国软件企业越来越认识到借助盗版无助于扩大市场,在面对软件盗版时,61.6%的企业积极采取措施维护自身权益,这说明企业的维权意识有所提高。


我国反盗版成效显著 2006年软件全行业盗版率降2%
互联网实验室发布的《2006年度中国软件盗版率调查报告》的研究结果表明,2006年软件产业(包括计算机软件产品、嵌入式软件产品、软件服务与出口)销售额达4800亿元。把盗版软件按市值折算计算软件全行业的盗版率已由2005年的26%下降到2006年的24%,按当年安装的收费计算机软件套数计算,盗版率由2005年的66%下降为63%,其中单位用户盗版率由48%下降至39%。
国际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内地软件盗版率连年下降
年度全球电脑软件盗版调查研究结果23日在香港公布。内地软件盗版率2005年比2004年下降了4个百分点。该项研究由全球领先的软件制造商组成的商业软件联盟发起,全球市场调查及预测公司IDC进行独立调查。
我国保护正版软件出实招见实效 软件盗版率下降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委托互联网实验室完成的《2006年度中国软件盗版率调查报告》披露,2006年中国软件全行业的盗版率已由2005年的26%下降为24%。
国际软件版权保护组织商业软件联盟近日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称,新兴市场中盗版率下降最为显著的是中国,软件盗版率连续3年呈下降趋势,共下降了10个百分点,从而使中国的个人电脑(PC)市场出现新的增长点。2006年,中国正版软件市场规模增至12亿美元,年增长率88%。自2003年以来,中国正版软件市场的增长超过358%。
中央六部门:严打游商地摊销售盗版及非法出版物
《关于加强治理销售盗版及非法出版物游商地摊和无证照经营行为的通知》
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公安部、建设部、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等六部门日前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加大打击力度,集中治理游商地摊及无证照经营者销售盗版及非法出版物的问题,务必在2007年内全国大、中城市街头销售盗版及非法出版物现象有根本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