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12日电(记者 王宇)今年以来,中国为实施金融宏观调控,打出一组组的政策组合拳,使用货币政策手段之频繁,可谓近10多年来所罕见——
继3月18日、5月19日银行两次加息后,今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又决定将金融机构基准利率第三次上调。仅仅10天之后,央行又宣布今年第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更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国务院决定,自8月15日起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的适用税率将由现行的20%调减为5%。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称,这一举措相当于增加存款利率近0.5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调整正日渐加快,银行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接连上调,那么,国家缘何出台这些政策,这又会给国家经济和百姓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货币政策是国家采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求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方针和策略的总称,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作为资金借贷价格的体现,各国中央银行都把调整利率作为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利率调整有利于引导货币信贷和投资的合理增长;有利于调节和稳定通货膨胀预期,维护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6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已提出,当前要坚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要稳中适度从紧。所谓货币政策“从紧”,通常是指适当控制基础货币的投放,抑制贷款和货币供应量的偏快增长。
当前,由于国际收支持续呈“双顺差”,银行资金充裕、放贷冲动较强,已成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之一。国内投资、信贷等经济指标持续上升,现阶段易引发经济过热,从而给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目前,中国经济经过连续四年10%的高增长,继续呈现加速增长态势。7月2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要坚持把遏制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努力缓解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的矛盾,控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
数据显示,我国GDP在二季度达到近年来罕见的11.9%的高增速,上半年增速则达到11.5%。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2%,其中6月份涨幅更是高达4.4%,连续4个月达到或超过3%,而我国今年的物价调控目标为3%。
对此,央行在近日发布的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警示,前期粮食和肉禽蛋价格的上涨已逐步传导到下游食品加工、餐饮等行业,因此有必要高度关注价格传导问题,防止价格全面上涨。
与此同时,我国上半年贸易顺差累计达到112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3.1%,助推外汇储备余额在上半年突破1.3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1.6%。外汇持续大量净流入给国内注入大量资金,国内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增大了货币信贷调控难度。
针对这种形势,央行及时灵活动用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适时进行金融调控,以紧缩银行体系流动性,调节和稳定通货膨胀预期,维护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根据测算,当前存款准备金率每上调0.5个百分点,就能冻结银行资金1700多亿元,这无疑有利于加强银行流动性的管理。而银行加息,不仅有利于进一步遏制流动性,防止银行信贷过快增长,还有利于适当增加百姓存款利息收益,可缓解目前因物价上涨给百姓带来的不利影响。
“连续动用货币政策工具,这是国家对经济形势的及时反应。”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员蔡志洲说,连续提高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实际上是当前适度从紧的稳健货币政策的又一环,有利于防止当前经济转向过热。
对适时调减利息税,财政部税政司副司长王建凡也指出,这是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减少因物价指数上涨对居民储蓄存款利息收益的影响,并合理增加居民储蓄存款利息收益。
目前,一系列货币政策手段的累积效力正逐步显现。央行在近日发布的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再次明确,当前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稳中适度从紧,保持必要的调控力度,努力维护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控制通货膨胀预期,保持物价基本稳定。要继续协调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率工具,根据宏观调控的需要积极创新对冲工具,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

人民银行小幅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7年7月21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3.06%提高到3.33%;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6.57%提高到6.84%;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上调0.09个百分点。本次利率调整有利于引导货币信贷和投资的合理增长;有利于调节和稳定通货膨胀预期,维护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年内将第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中国人民银行30日宣布,从2007年8月1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已经是央行在年内第6次动用这一货币政策工具。
解读:上调利率、减征利息税率 为何“二率”齐动
7月20日晚,在市场的等待和期待中,两只政策“靴子”砰然落地。
国务院决定,自8月15日起,将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的适用税率由现行的20%调减为5%。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7月21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各上调0.27个百分点。
中国通过多部门的配合 多管齐下应对流动性过剩
财政部宣布下调和取消大批商品出口退税率,证监会对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开闸……从上周政府连续出台多项抑制流动性的措施可以看出,中国正通过多部门的配合,以多管齐下应对流动性过剩。
今年以来,“流动性过剩”成为中国经济中最热门的关键词之一。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中,缓解流动性过剩正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人民银行:经济热度指数冲高 节能减排任重道远
问卷调查显示,第2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回落至两年来的最低,为83.4%,分别比上季度和上年同期下降5.1和3.7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企业家对经济偏热担忧的加重,第2季度企业家认为宏观经济偏热的比例由上季度的7.9%,迅速攀升至本季度的14.0%,该比例仅低于1993年下半年和1994年1季度经济过热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