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北大荒开发60年:成为我国粮食供应重要"调节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8月14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哈尔滨8月14日电(记者 孙英威、王春雨)随着粮食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北大荒”作为我国粮食供应“调节器”的作用日渐突出。目前,黑龙江垦区每年为国家提供的商品粮已突破100亿公斤,占我国省际间可调配商品粮的四分之一。

    素有“北大荒”之称的黑龙江垦区拥有耕地3600多万亩,是目前我国耕地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支持下,垦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多年来,黑龙江垦区通过引进世界先进农机装备,使垦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始终位居国内领先地位。近几年,垦区引进大型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了200个现代农机示范区。这些先进农机集卫星定位、自动导航、精量播种、变量施肥于一体,可以一次完成深松、浅翻、整地、播种等多项作业,使农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目前,黑龙江垦区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已达93.3%,其中旱田达95%,水田达90%。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保证粮食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经过多年建设,黑龙江垦区已基本建成防洪、除涝、灌溉和水土保持4大水利工程体系,初步建立起排、灌、蓄结合的水资源利用系统。目前,垦区灌溉面积1500多万亩,占耕地面积的近一半。建成了由6万条林带构成的4万个网格,基本实现了农田林网化,为农田建立了防风固沙的天然屏障,起到了抗旱、防涝和形成“小气候”的重要保障作用。

    据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统计,60年来垦区累计生产粮豆1819.5亿公斤,向国家上交商品粮1269亿公斤。2006年,黑龙江垦区粮食总产113亿公斤,比上年增长10.4%,为国家提供商品粮突破100亿公斤,占黑龙江省商品粮总量的40%以上。

 
 
 相关链接
· 北大荒60年铸就中国“大粮仓”
· 北大荒开发60年:将亘古荒原铸就成我国"大粮仓"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