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柳斌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推动网络产业发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8月17日   来源:人民日报

    2007年7月18日,由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举办的第二届国际版权论坛即“2007国际版权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互联网版权保护与产业发展”,来自国内外的近百位政府代表、专家学者以及产业界人士全面探讨在全球化背景下,版权保护对互联网产业发展及世界经济的影响,以及版权保护对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所发挥的作用等重要问题。

 

   国际版权日期间,某电脑商城正在举办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近年来,有关部门加大了宣传力度,拒绝盗版,保护知识产权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中国政府一向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来,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创新型国家的高度,加大了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方面,我国加快了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立法工作,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另一方面,加大执法力度,频出重拳,严厉打击侵权盗版犯罪,一大批大案要案的侦破和宣判极大地震慑了不法分子,给盗版活动以毁灭性打击。据全国“扫黄办”统计,仅今年上半年全国共收缴盗版出版物6033万件。这些成就充分说明,中国政府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是认真、坚定而负责任的。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国家的根本利益和民族的创新能力。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将为增强国家经济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

    对于中国政府为知识产权保护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和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国际社会和有关国际组织给予高度评价。国际知识产权组织副总干事迈克尔·凯普林格尔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在保护知识产权领域所取得的进步令人惊讶,中国已经建立起一整套高水平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以及一支高水平的执法队伍。他说,虽然盗版问题依然存在,但是我们也同时看到了中国政府解决这一问题的决心和行动,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中国已经居于亚洲的领先地位,我相信中国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会越来越好。今年6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在中国生效,这充分表明了中国政府保护知识产权的坚定信心。

    互联网的出现和迅猛发展在为人们创造便利的同时,也给版权保护带来新的挑战。以网络盗版为代表的新型盗版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与互联网有关的知识产权案件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报选发的这几篇论坛发言,从不同角度论述了互联网条件下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成就,反映了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在此问题上的研究和探索。  ——编者

    加大保护力度 促进产业发展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 柳斌杰

    随着数字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互联网在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传统知识产权的管理模式,对现行的版权保护制度提出了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知识产权制度,通过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来促进互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是知识产权界和互联网产业界共同关心的问题。

    数字网络技术给版权保护制度带来的巨大冲击,至少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版权作品的种类和数量快速增加,版权作品的创作、传播、使用队伍不断壮大。二是网络环境下的版权保护新问题层出不穷,矛盾越显突出。三是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版权保护的难度增大了。数字网络技术给版权制度带来的以上冲击,使得版权与其他知识产权相比,对“保护”有更大的依赖性。但当前,一些网站未经授权大量非法复制、上载和传播他人的作品,或以“私服”、“外挂”等方式非法从事互联网游戏经营行为,不仅严重侵害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扰乱了正常的网络经营传播秩序,影响互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将对图书、音乐、影视等传统产业带来灾难性打击。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产品和内容的创新,而这种创新必须有完善的版权制度作保障。只有妥善处理好传统作品在网络环境下的授权使用关系,才能实现互联网与传统出版、音乐、影视产业的协调发展。因此,能否进一步完善版权保护制度,有效保护网络版权、打击在线盗版行为对互联网产业以及其他版权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近年来,中国政府不断加大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力度,加强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在推进网络版权保护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网络环境下的版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建立,2006年7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正式实施;国际承诺付诸实施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两个互联网国际条约于今年6月9日在中国正式生效;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反盗版百日行动”、“反盗版天天行动”和连续两年开展的“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互联网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文化产品。

    当前互联网产业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将进一步强化网络环境下的版权执法,坚持不懈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手段强化版权保护,不断完善版权中介和社会服务体系,大力培育版权相关产业示范企业,着力加强国际版权合作,共同推进网络版权保护,促进互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

    中国的努力令人赞赏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副总干事 迈克尔·凯普林格尔

    在现代信息经济中,资产的价值在于知识资本。知识产权保护使这些资产有产生价值的可能,使其可以被商业化运作,给各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带来益处。技术的发展对知识产权权利人和政府提出了挑战。对于权利人来说,数字形式的知识产权极易遭受非法使用,侵权的程度已经上升到挑战版权产业持续性的高度。另外,知识产权法在本质上是地域性的,而互联网则是全球性的,因而信息与作品的网络传播必然需要跨越各国的司法与法律边界,引起复杂的法律适用和法律相互抵触的问题。技术发展往往超出政策和法律的发展,这就需要政府研究制定与之同步的政策与法律规范,以便维护一个能够促进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可信的、安全的环境,而不是对技术的进步造成阻碍。

    知识产权保护不利将产生严重不良后果,造成经济、文化和社会负面影响。它会导致创造者外流到具备知识产权保护的国家,进而损害本国创造力,阻碍本土文化的发展。高风险的环境会对争取投资和国际形象产生负面影响,会损害国际贸易,减少国家财政收入。假冒和盗版还与有组织犯罪及恐怖主义相联系,并涉及政府层面的贪污与贿赂。因此,很明显各国政府间需要有统一的法律和行动,以便在信息社会中打击假冒与盗版活动。

    在技术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仍存在着“数字鸿沟”,这是国际社会所需要关注的关键问题。知识产权保护可以协助缩小数字鸿沟,这始终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与全球各国政府非常关注的问题。全球人口只有16%使用网络,在发展中国家用户人数增长最快。但增速并不均衡,现在亚洲有40%的用户,而在非洲只有不到3%。消灭数字鸿沟的关键是在知识产权保护的作用下,通过创造资源与财富使国民具备能力。这还需要有效的政府战略来支持竞争,并为知识产权的创造者和权利所有人提供积极的法律框架,包括“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互联网条约”的有效实施。

    有关网络侵权盗版问题在每个国家都是存在的。中国是世界上互联网用户最多的国家之一,无论是在互联网发展还是在版权保护方面,中国都居世界领先地位。对于版权保护,中国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就盗版问题开展了非常有效而影响深远的工作,中国在网络版权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是令人赞赏的。 

 
 
 相关链接
· 我国将促进知识产权保护发展无纸贸易
· 商务部表示我国将促进知识产权保护发展无纸贸易
· 美国要求世贸组织裁决其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指控
· 我国正着力培养青少年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