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重庆8月20日电(记者 崔静)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林炳辉20日在此间表示,各地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应加大对专利侵权行为的查处力度,切实保护专利权人的发明创新积极性,营造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保障。
林炳辉是就新近出台的《重庆市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进行在线访谈时作出上述表示的。作为省级专利法规,该条例首次明确规定,对同一侵权人再次做出侵犯同一专利权的行为,专利管理部门可对其进行查处,并予以最高10万元的罚款。
“依法严厉打击专利侵权行为,是维护专利权人合法权益以及社会公众利益的重要保障,也是营造良好的创新和投资环境的必然要求。”林炳辉表示,我国其他地方也应借鉴《重庆市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在处理专利纠纷、查处冒充和假冒专利权行为方面不断加大执法和协调力度。
他同时要求,各地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执法协作机制,开展知识产权专项行动,重点部署对食品、医药等领域,对大型商品批发市场、会展等环节的知识产权执法检查,切实推进我国的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用和保护水平。
专利、商标与版权是知识产权的三大核心内容。近年来,我国在不遗余力打击商标侵权与盗版行为的同时,也加大了对专利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据悉,2003年至2006年,全国知识产权局系统共受理各类专利纠纷案件5600余件,查处假冒他人专利案件900余件,查处冒充专利案件近7600件。
我国逾八成省区市已制定地方专利法规
新华社重庆8月20日电(记者 崔静)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林炳辉20日在此间透露,在我国31个省区市中,目前已有24个省区市制定了地方性专利法规,为在全社会鼓励与保护发明创新、促进发明创造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林炳辉说,与已颁布20余年的原则性、框架性的专利法相比,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的地方专利法规,如今已成为专利法的具体化和重要补充。
他介绍,我国于1985年颁布的专利法更侧重规定专利申请、专利审批、专利保护等方面的宏观内容,但对于如何鼓励专利申请和促进专利技术的推广运用等方面,缺乏具体的规定,而已出台的24个地方性专利法规都在这方面进行了较为具体的说明,如最新出台的《重庆市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就在地方性专利法规中首次提出,将通过设立专利资金、专利新产品享受税收优惠、政府优先采购专利产品等,促进专利的申请与推广。
林炳辉说,不少地方专利法规还结合当地实际,规定了保护专利权的具体执行措施,提高了专利法的可操作性。如一些地方在专利法对专利侵权纠纷处理的原则性规定基础上,进一步规定了地方知识产权行政部门在处理纠纷过程中应采取的调查、取证手段等。
林炳辉表示,已经出台的地方专利法规,对于我国全面贯彻专利法,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和保护发明创新的良好法制环境,提高我国自主专利权的数量和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