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袁隆平: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大有可为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8月20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成都8月20日电(记者杨三军)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20日在成都表示,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大有可为。

    在此间召开的“西南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郫县试点现场会暨专题学术交流座谈会”上,袁隆平说,“种三产四”就是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力争用3亩地产出现有4亩地的粮食,节余的1/4也就是等于增加1/4的粮食耕地。

    针对我国人增地减的严峻形势和超级杂交稻取得的重大进展,袁隆平于2006年提出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的设想和建议,希望通过这一工程的实施,大幅提高水稻的单产和总产,提高农民种粮的经济效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袁隆平当时建议,用5年时间,到2010年,全国推广“种三产四”丰产工程6000万亩,产出现有8000万亩的粮食,等于增加了2000万亩粮食耕地,可多养活3000多万人。

    8月19日,袁隆平一行参观了位于郫县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核心区,以及郫县唐昌镇战旗村的300亩“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示范片。

    以上示范田运用水稻优化定抛、三角形强化栽培等技术,充分发挥了杂交稻品种的产量潜力。通过理论测产,今年这些水稻平均产量为681.6公斤/亩,最高产量可达800.2公斤/亩,可以达到“种三产四”的预定目标。

    “郫县具有典型的西南稻区生态,目前的试点示范表现很好。因此,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大有可为。我们应该有一点雄心壮志,首先在成都平原,其次在四川,然后在西南地区,将规模扩大。”袁隆平说。

    郫县地处成都平原腹心地带,属都江堰灌区。2006年8月,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在郫县犀浦镇石亭村正式成立。

 
 
 相关链接
· 袁隆平先进事迹报告会举行 陈至立与袁隆平座谈
· 孙政才:袁隆平是值得科学界、社会尊重的科学家
· 农业部部长看望袁隆平 袁隆平请孙政才吃超级稻
· 袁隆平建议国家应适当提高粮食收购的最低保护价
· 袁隆平:困扰中国几千年的粮食问题已经基本破解
· 袁隆平:以农业科技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