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最高法院出台审理破坏电力设备刑事案件司法解释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8月20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记者田雨)最高人民法院20日公布《关于审理破坏电力设备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根据这一司法解释,四种情形可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司法解释明确,属于刑法第119条第1款规定的破坏电力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四种情形包括:造成1人以上死亡、3人以上重伤或者10人以上轻伤的;造成1万以上用户电力供应中断6小时以上,致使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造成其他危害公共安全严重后果的。

    根据司法解释作出的规定,具有上述四种情形之一的,以破坏电力设备罪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司法解释还规定,过失损坏电力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第119条第2款的规定,以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盗窃电力设备,危害公共安全,但不构成盗窃罪的,以破坏电力设备罪定罪处罚;同时构成盗窃罪和破坏电力设备罪的,依照刑法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盗窃电力设备,没有危及公共安全,但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按照盗窃罪等犯罪处理。

    司法解释明确,电力设备是指处于运行、应急等使用中的电力设备;已经通电使用,只是由于枯水季节或电力不足等原因暂停使用的电力设备;已经交付使用但尚未通电的电力设备。不包括尚未安装完毕,或者已经安装完毕但尚未交付使用的电力设备。

    这一司法解释自2007年8月21日起施行。

 
 
 相关链接
· 安徽“皖电东送”东通道全线贯通
· 沪用电负荷频创新高 电力故障报修电话大幅攀升
· 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电监会令第25号)
· 四大“关键词”勾勒出中国电力行业发展新动向
· 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中标突尼斯默拉大坝项目
· 统计数据显示:北京等5省市成为电力输入"大户"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