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宁8月21日电(记者 顾玲)21日,来自中国科协、中国工程院以及西部十二省区市的300余名专家学者会聚西宁,就“自主创新与西部新型工业发展”进行学术交流和研讨。
21日,第九届中国西部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专家论坛在青海西宁开幕。论坛由中国科协、中国工程院、青海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论坛主题是“科技自主创新与西部工业发展”。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院士徐匡迪在当天的开幕式上作了特邀报告。徐匡迪指出,西部大开发5年来,西部地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西部大开发已站在新的起点上。但目前西部大开发仍面临城乡差距大、环境与生态保护的形势依然严峻等问题,因此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西部大开发,按经济功能区划,优化经济结构。徐匡迪特别指出,对于西部的发展,科技教育的作用比自然资源更重要。
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党组书记邓楠致开幕辞。她指出,西部未来发展最关键的问题之一,在于依靠科技进步和推动自主创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她强调:“西部的工业化发展尤其要强化环保意识,转变发展方式,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科学规划产业布局,鼓励发展生态产业、绿色产业,推动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健康发展。”
在开幕式上,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副主任曹玉书、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杜祥琬围绕“科技自主创新与西部工业发展”主题分别作了报告。
据了解,在为期三天的论坛上,300余名专家学者将就“自主创新与西部新型工业发展”开展跨学科、跨行业、跨部门的学术研讨。此外,院士和专家还将实地考察中国铝业青海分公司、西宁特殊钢集团、西部矿业集团公司等企业,就企业在科技自主创新和企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座谈,为企业发展提出意见建议。
“中国西部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专家论坛”创办于1998年,是由中国科协、中国工程院与西部举办地省级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全国性重要学术会议。论坛至今已成功举办八届,针对西部地区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展开跨学科、跨行业、跨部门的学术研讨,并集中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形成《专家建议》,为党和国家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提出重要的决策咨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