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两岸同胞携手迎奥运”青年交流活动圆满闭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8月22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记者 陈键兴)为期3天的“两岸同胞携手迎奥运”青年交流活动22日在北京圆满结束。

    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克辉出席交流活动闭幕式。

    国务院台办副主任孙亚夫在闭幕式上讲话时指出,“两岸同胞携手迎奥运”青年交流活动进展顺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这次活动,两岸青年朋友分享了共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喜悦,体会到中国举办奥运会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集中体现。

    他说,3天来,参加这次交流活动的两岸青年朋友从互不相识到相互了解,结下了珍贵的友谊,进一步认识到两岸青年交流的重要意义。两岸同胞本来就是一家人,应该常来往,增进一家亲情。青年代表着未来,代表着希望。两岸青年相互理解信任,感情融洽深厚,并肩携手合作,预示着两岸关系未来发展的光明美好前景。

    孙亚夫指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是两岸关系前进的方向。维护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需要两岸同胞共同努力。大陆同胞愿与台湾同胞一道,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景,共同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作出历史性的贡献。

    孙亚夫说,两岸青年可亲可爱,可期可待。希望台湾青年朋友回家乡后,转达大陆同胞对台湾同胞的亲切问候和满腔亲情,把两岸同胞的心更紧密地连在一起。

    在闭幕式上,台湾、港澳和大陆的学生代表以青年人特有的蓬勃朝气和生动活泼的方式,表达了在此次交流活动中的感受。台湾政治大学学生张庭飞说:“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时,我真的以身为一名中国人为荣。看到‘鸟巢’、‘水立方’,我觉得,我们中国人能做得跟世界一样好。这次我第一次来到北京,3天来真切地感受到大陆与台湾其实很近。我希望以后能有更多机会到北京、到大陆,也希望参加活动的两岸青年继续做好朋友。”

    “两岸同胞携手迎奥运”青年交流活动由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主办,两岸及港澳地区400余名青年参加了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 

两岸青春之约——“两岸同胞携手迎奥运”青年交流活动综述

    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记者 陈键兴) 从“好运北京”奥运测试赛现场到八达岭长城,从“鸟巢”主体育场到圆明园遗址,听奥运主题报告,与奥运冠军联欢,3天来,来自海峡两岸以及港澳地区的400余名青年学子沉浸在“两岸同胞携手迎奥运”的喜悦气氛之中。

    在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之际,两岸青年朋友相聚北京,共同分享迎接这一民族盛举的喜悦与荣耀,也共同体认到面向民族未来的责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20日在会见参加活动的全体代表时指明了这份重任:“在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面前,两岸青年应勇于承担起历史赋予的庄严使命,密切彼此交流往来,共同反对‘台独’分裂活动,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无愧于时代的贡献。”

    期许青年共创两岸美好明天

    “这是两岸青年交流的盛事,也是两岸青年喜迎北京奥运会的一件大事。”国务院台办常务副主任郑立中在活动开幕式上为此次活动作了题解。

    由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举办的这次活动,受到台湾青年的欢迎。来自台湾60多所大学的240多位同学热情参与,他们对迎接和参与北京奥运会充满期待。正如郑立中所指出的,举办奥运会,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重大事件,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华儿女共同的盛大节日。两岸青年相约在北京,携手迎奥运,共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欢呼喝彩,将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添写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郑立中也对两岸青年提出特别的期许。他说,两岸关系的前途,取决于两岸青年的努力。当前,“台独”势力及其活动严重威胁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环境,严重伤害两岸同胞的切身利益和根本利益。只有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及其分裂活动,才能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才能确保两岸同胞的长远福祉,也才能确保两岸青年的美好前程。

    郑立中希望,两岸青年要做促进交流的先锋,走在交流的前列;做中华文化的传人,大力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生力军,积极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

    相约北京 同盼奥运

    此次交流活动正值“好运北京”奥运测试赛期间,两岸青年朋友一同走进五棵松体育场棒球场,观看了中国队的比赛。对能够成为最先体验北京奥运会赛场的观众,青年们都感到兴奋异常。大陆和港澳的同学们对棒球了解不多,台湾同学们就热情地讲解,他们在观看比赛中共同为中国队加油。

    两岸青年们还先后听取了原中国奥委会副主席魏纪中、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对中国参加奥运的历史、北京申奥历程和北京奥运会筹备进展等情况的介绍。他们还参观了正在建设中的奥运场馆。

    台湾师范大学体育研究所学生吴昆霖对记者说:“我是一名游泳运动员,就更期待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是中华民族第一次举办奥运会,台湾民众很关注。我相信,北京奥运会将取得圆满成功,全世界将因此更加关注北京,关注中国。”

    22日上午,邓亚萍、杨扬、杨凌等奥运金牌得主来到活动驻地与两岸青年联欢。著名乒乓球世界冠军邓亚萍还在乒乓球台上接受了大家的“挑战”,看到过去只能在电视上见到的体育健儿和大家面对面互动,学生们个个兴奋不已。台湾大学的胡翔淳是最特殊的一位邓亚萍的“对手”,本来不会打乒乓球的他,坐着轮椅勇敢面对这次特殊的比赛。在邓亚萍的指导下,胡翔淳成功地接起了奥运冠军的来球,场内立即响起热烈的欢呼声。

    胡翔淳对记者说,“希望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两岸运动员能多创佳绩,为中华民族争光!”

    跨越海峡的聚会 年轻心灵的相约

    相聚是短暂的,但无论是来自宝岛的青年还是来自大陆的青年,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表示:“收获很多!”

    台北教育大学艺术教育系学生洪儒廷和几位大陆青年已经成了要好的朋友,他拿出自己的本子,上面写满了大陆朋友的电子邮件地址。坐在洪儒廷身边的北京体育大学学生杨絮笑着对记者说:“我这也写满了。我开玩笑地对台湾朋友说:‘不写满不可以回台湾哦!’”

    “我是第一次到大陆,去了长城和圆明园,过去在书本上读到的历史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心情很激动。”高雄市公立阳明中学学生林霈恩说,站在长城上想到,那时的中国人能创造出这样的奇迹,真了不起;看到圆明园的断壁残垣,想起那段历史让人感慨万千;再看看今天的北京充满了发展活力,感受到这是一个现代与历史交相辉映的城市。

    在交流中结下友谊,在互动中彼此了解,在对话中沟通心灵,两岸青年在即将离别的时刻,互道珍重,相约下一次重逢。

    对于此次交流的成果,海研中心主任孙亚夫在活动闭幕式上指出:两岸青年朋友分享了共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喜悦,体会到举办奥运会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集中体现,进一步认识到两岸青年交流的重要意义,领悟到两岸关系需要和平发展。

    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克辉、国务院台办主任陈云林关心并参与了部分交流活动。

    海协常务副会长李炳才对这次两岸青年交流倍加赞许。他说:“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两岸青年朋友可亲可爱,可期可待。能为两岸青年提供交流机会,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并勉励自己要为促进两岸青年交流、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多做好事、多办实事。”

    “期待成为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期待还有下一次的两岸青年交流活动,期待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我们可以前来观看奥运。”台湾学生代表张庭飞这样说。

 
 
 相关链接
· 第二届两岸青年联欢节“海峡西岸行活动”启动
· 南航推出两岸中秋包机广州航点往返航班
· 台湾青年抵达泉州参加第二届两岸青年联欢节
· 贾庆林会见"两岸同胞携手迎奥运"青年交流活动代表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