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十七大代表风采]兰晓珍:畲乡发展的“领头羊”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8月26日   来源:新华社

    这是兰晓珍(左)在鲤背圩村的蔬菜大棚内和村民刘庆勋讨论辣椒种植技术(8月16日摄)。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必须要有加倍的决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组织的重托和群众的期望。”江西省永丰县龙冈畲族乡党委书记兰晓珍5年多来,情系畲乡,带领全乡干部群众,艰苦创业,终于使畲乡落后的面貌得到改变。 新华社记者 胡锦武摄

    新华社南昌8月26日电(记者 胡锦武)“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必须要有加倍的决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组织的重托和群众的期望。”江西省永丰县龙冈畲族乡党委书记兰晓珍5年多来,情系畲乡,带领全乡干部群众,艰苦创业,终于使畲乡落后的面貌得到改变。

    龙冈畲族乡设立于2000年12月,是江西省7个少数民族乡之一。2001年12月,兰晓珍调任龙冈畲族乡乡长。为了尽快了解乡里的现状,在2002年一年时间里,兰晓珍把全乡144个村民小组220多个自然村跑了个遍。

    芭西村桐子窝村小组是一个只有十四五户人家的小山村,这个村离村委会就有7公里的山路。由于交通不便加上生活贫困,村民们不仅儿子娶不起媳妇,甚至因为出不起嫁妆,连女儿都嫁不出门。2003年上半年,兰晓珍了解到桐子窝村小组的情况后,带领乡村干部进山为村民们修建一条砂石路。“因为交通便利了,通过种蔬菜、培育灵芝、发展养殖业,再将产品销往山外,村民们现在纷纷买起了摩托车,娶妻嫁女自然也不用愁了。”兰晓珍高兴地说。

    在兰晓珍的带领下,全乡共修建砂石路48公里、水泥路50多公里,确保了农民与外界联系的畅通。

    “要想让农民脱贫致富,改变落后的观念比改变闭塞的交通更为重要。”今年初,兰晓珍在了解到美国甜玉米市场销路不错的信息后,满怀希望地向农民们推广,不料竟被泼了一盆“冷水”。农民由于从没种过玉米,死活不愿改种玉米。

    为了起到示范作用,兰晓珍决定自己投资种植160亩美国甜玉米,并通过与一位泰国老板签订协议,实行订单农业购销模式,确保了产品销路。实践证明,种植美国甜玉米的经济效益是种植水稻的3倍。兰晓珍的玉米示范服务基地很快引起了农民们的注意,大家发展特色经济的积极性被迅速调动起来了。

    为了帮助农民找到更多的致富路子,2003年起担任乡党委书记的兰晓珍带领党员干部先后举办了15期农民致富技能培训班,以增强农民的自我“造血”能力。与此同时,龙冈畲族乡确定了以发展毛竹、油茶、养鹅等为特色的龙头产业,先后办起了6个示范基地。5年多来,全乡新造高产油茶3200亩,毛竹林1000多亩,使之成为农民新的增收点。

    对于家庭困难的群众,兰晓珍常常手把手帮助他们脱贫致富。2002年,教头村村民李书庆家在山洪暴发中遇灾,父亲被洪水冲走了,房屋也被洪水冲垮了。面对家破人亡的惨境,李书庆万念俱灰。获知这一情况后,兰晓珍多次劝说李书庆带着妻儿和老母亲搬到山外,并为他出致富点子、帮他到银行贷款,还专门为他请来了技术员进行灵芝培育的指导。2004年,通过培育灵芝致富的李书庆盖起了新房,到目前为止,他仅培育灵芝一项,就已经获利近10万元。

    经过5年多的发展,龙冈畲族乡在兰晓珍的带领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6年全乡财政收入和人均收入分别达到229万元和3061元,比设立民族乡前分别增长了96%和125%,贫困人口由原来的5000人减至800人,共有1000多农户住进了新建的楼房中。

    “啊呀嘞,龙冈有个好书记,哎,跟俺老表心连呀心,哎呀,齐心合力谋发展,唉呀,同志哥,畲乡面貌日月新。”群众传唱的这首山歌中的好书记,就是被畲乡同胞称为贴心人的兰晓珍。  

 
 
 相关链接
· 十七大代表陈剑平:从“I”到“T”的科学人生
· (十七大代表风采)郑久强:让党徽在钢花中闪光
· 十七大代表诞生记—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的成功实践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