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不要让城市失去记忆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9月03日   来源:人民日报

    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有专家预计,到2010年我国城市户籍人口比例会上升到50%左右,这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事情。作为现代化程度的衡量指标之一,城市化无可厚非。

    只是,当前我国许多正处于强烈发展激情中的城市,包括众多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历史性城市,在大举扩张、整齐划一中,渐渐失去了与其它城市之间的区别,失去了其固有的文化特征,也失去了城市的“根”与“魂”。

    不少城市的规划设计抄袭趋同,追求大规模建筑群和大体量建筑物,导致“千城一面”,一些历史性城市和街区,正在被庞大的新建筑群所淹没;旧城开发造成“建设性破坏”;建筑设计缺少文化内涵,建筑的民族传统、地方特色不断失落;不合理利用使文化遗产受到伤害,日益加剧的“商业化”、“人工化”和“城镇化”,严重影响了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

    殊不知,城市现代化不仅仅意味着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生态环境,更要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如果仅仅强调经济发展而忽视城市的文化价值,必将极大地影响“文化城市”的生存,属于“文化城市”重要载体的文化遗产就无疑会受到威胁,传统文化和特色的消失也就势在必然了。

    如果我们不是将“功能城市”与“文化城市”相对立,如果我们在历史性城市的规划中,充分考虑到城市的文化特点,将文化遗产和城市特色作为城市形象的基础,历史文化遗产就不会被看作城市发展的包袱,而是城市中无可替代的重要财富,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资本和动力。

    一位哲人说过,“了解过去的一千年,是为了更好地建设今后的五百年。”失去记忆的城市无论如何都不会是我们理想中的城市。保存我们的城市记忆、历史延续,保留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国家文物局局长 单霁翔)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