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4日电(记者 张毅)记者4日从海关总署获悉,中国海关日前首次获得“世界海关组织2007年打击假冒和盗版特别贡献奖”。世界海关组织秘书长达内向中国海关代表团颁奖,以表彰中国海关在打击侵犯知识产权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绩。
中国海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成效日益显现。截至2007年8月份,已经有5332家企业向海关总署申请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备案的知识产权达11352项。截止到2007年第一季度,全国海关共查获各类进出口侵权案件8400多起,案值超过10亿元人民币。自2000年以来,海关每年查获的案件数量都以30%左右的幅度增长。
中国海关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得到了各有关方面的认可。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优质品牌保护委员会对海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中国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公正透明、措施有力、效果显著;2006年,全球反假冒组织授予了中国海关“全球反假冒年度政府机构嘉勉奖”;2007年1月26日“国际海关日”期间,世界海关组织对15名从事知识产权保护的中国海关官员进行了表彰,授予他们“杰出执法关员”证书。

海关总署署长牟新生谈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
刚参加完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从美国回到北京的海关总署署长牟新生,看不到旅途的疲惫,显得神采奕奕,一脸轻松。
记者:5月22日你跟美国国土安全部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局长拉尔夫•巴沙姆在华盛顿签署了中美海关《关于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合作的备忘录》。同时,大家也注意到,前不久的4月10日,美国政府就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向世贸组织提起申诉。两件事放在一起,你不觉得挺有戏剧性吗?
牟新生:确实,美国对我们的知识产权保护,包括海关的知识产权边境保护一向颇多指责,态度强硬。最常见的是拿美国海关查获的源于中国的侵权产品说话。我们曾一再要求美方将其查获与我国有关的进口侵权货物的信息向我方通报,以便中国海关有针对性地加强执法,但是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地回应。
完善法律 加强执法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成绩斐然
结合世界知识产权发展的趋势,满足国内建设创新性国家的需求,中国不断地研究制定知识产权保护的新法律。2006年,国务院颁布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高检、公安、版权、工商、海关公布了加速行政执法向刑事执法移送的4个规定;商务部等部门颁布了展会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定;高法、高检发文明确了录音录像制品知识产权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根据《2007年中国保护知识产权行动计划》,中国2007年要制订、修订14个涉及商标、版权、专利和海关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出台7个知识产权司法解释和指导意见。
中国海关知识产权保护执法的开展面临四大难题
海关总署副署长龚正24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自1994年中国海关实施知识产权保护以来,中国海关已经查获了各类进出口侵犯知识产权货物的案件8000多起,案值近10亿元人民币,在加入WTO以后的几年时间里,中国海关查获的侵权货物案件每年都以30%左右的幅度在增长。随着中国海关知识产权保护执法的深入开展,海关执法面临四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