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军事专家表示中国军事的国际透明度正在不断提高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9月06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9月6日电(记者 王经国)中国从今年起参加联合国军费透明制度,并恢复参加联合国常规武器登记册。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研究员王新俊6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随着中国的日益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开放程度不断扩大,中国军事的国际透明度正在不断提高。

    联合国军费透明制度和常规武器登记册制度是军事透明度的两项重要机制。联合国军费透明制度源起于1980年12月12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裁减军事预算》第35/142号决议。目前,已有110多个国家参加这一制度。

    “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增加军事透明度问题,明确自身应该承担的责任。”多次参与中国国防白皮书撰写工作的王新俊说,中国充分理解部分国家对中国军事发展的关切,多次发表国防白皮书、军控与防扩散白皮书、航天政策白皮书,及时介绍阐释了中国的国防政策、军费开支、军队建设、武器装备发展等方面的最新情况。

    为了增加人民解放军的透明度,中国通过加强军队高层对话、举行联合军事演习、舰队互访、向各国驻华武官开放军营、观摩军事演习和训练、举办军事情况介绍会等方式,让外界对中国国防和军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2005年,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第一次向外军领导人敞开大门。

    “不仅如此,《2006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还第一次公布了陆军、海军、空军和二炮军兵种战略思想以及中国的核战略。”王新俊说。

    “《常规武器登记册》是1991年12月第46届联大通过的第36号决议案《全面彻底裁军》的《军备透明度》的附件,其中列出了作战坦克、装甲车、作战飞机、军舰、导弹或导弹系统等7种需要登记的武器装备。”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副秘书长滕建群说,这对鼓励各成员国自我限制进出口武器,控制地区军备竞赛具有积极意义。中国于1993年参加常规武器登记,对联合国常规武器登记册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98年因故暂停登记。

    在武器装备进出口方面,中国始终本着为自身和地区安全稳定积极负责的精神,认真履行相关的国际规则,对武器装备的进出口实行严格的限制和依法管理。

    滕建群说,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积极参与国际军控条约和机制,致力于循序渐进地扩大军事透明度。近年来,中国政府还参加了国际上几乎所有涉及军控与防扩散的机制。

    “中国政府的这一举措是中国军事向世界积极开放迈出的具有实质意义的一大步,不仅加强了中国和世界主要国家的军事联系,也深化了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国际军事互信和合作。”王新俊说,中国用事实表达了中国和平发展的诚意和决心,并充分展示一个更加负责任、更加开放大国的形象。

 
 
 相关链接
· 联合军演提升上合组织4种能力 军事合作跨越发展
· 山西预备役部队举行“砺剑――2007”军事演习庆“八一”
· 逾百万观众参观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防和军队成就展
· 全军和武警部队以各种方式喜迎人民军队80华诞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