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我国加大投资力度支持农民“有路走”“有车坐”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9月06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兰州9月6日电(记者林红梅、王衡)为了缓解农村地区“出行难”,我国通过专项资金和补贴等形式,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支持农民有路走,有车坐。

    6日在甘肃省兰州市召开的全国道路运输工作会议上,交通部副部长冯正霖介绍说,近几年,各级交通主管部门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把解决农村地区“出行难”、“运货难”问题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组织实施了农村客运网络化示范工程,加快推进了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

    冯正霖说,2003年至2006年,交通部安排专项资金13.2亿元用于农村客运站点建设;全国交通系统共投入资金63亿元,建设农村等级客运站9040个、停靠站点14.7万个。

    同时,针对油价上涨带来的农村客运经营者的负担加重问题,国家将农村客运纳入中央财政燃油补贴范围,2006年共发放中央财政燃油补贴7.6亿元,平均每辆车2000多元。

    我国形成一批规模化道路运输企业

    新华社兰州9月6日电(记者林红梅、王衡)“十五”以来,我国道路运输业快速发展,形成了一批规模化道路运输企业,成为道路运输业的骨干。

    交通部副部长冯正霖6日在甘肃省兰州市召开的全国道路运输工作会议上说,通过遵循“政策引导、制度规范、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方针,我国道路运输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基本实现了“十五”期间确定的结构调整目标。

    作为结构调整的一大成果,我国道路运输企业组织化程度明显提升,以资产为纽带,企业兼并、重组和改制步伐加快,涌现出中远物流、中外运、山东交运、江西长运、杭州长运、辽宁虎跃、北京汽车修理公司等一批具有全新经营理念和较高管理水平的规模化企业。

    据统计,全国排名前30名的道路客运企业,年客运量、客运周转量分别达到28.3亿人次和1094.1亿人公里,分别占全国道路运输客运总量的15.2%和10.8%。

    冯正霖说,我国道路运输结构调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已初步形成大型专业集团主导行业发展方向的市场格局。

    综述:我国道路运输业步入健康发展轨道

    新华社兰州9月6日电(记者 林红梅 王衡)我国交通行业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满足国民经济和人民群众需求为目标,强化基础管理,全国道路运输业初步步入健康发展轨道。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公路网络的不断完善,道路运输业成为服务范围最广,承担运量最大、运输组织最为灵活、运输产品最为多样的运输服务业。道路客货运输快速增长,服务国民经济能力显著增强。现在,每天在公路上运输的货物超过4000万吨,全国交通综合运输总量的72%是通过公路运输的;每天通过公路出行的旅客超过5000万人次,占全国交通综合运输总量的92%。道路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骨干作用明显增强。在应对春运和“黄金周”客流高峰、抗击非典和禽流感、抢运煤电油粮、抢险救灾等重要时段和重点物资的运输中,道路运输都发挥出重要的基础作用。

    法制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既是道路运输健康发展的根本体现,又为道路运输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2004年,国务院颁布了《道路运输条例》,结束了道路运输行业无法可依的局面。到去年底,《道路运输条例》的七个配套规章相继发布实施。全国已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了地方性道路运输条例。以国家《道路运输条例》为龙头,以部颁配套规章为基础,以地方性法规、规章为补充的全国道路运输管理法规体系基本形成。

    全国道路运输市场开始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交通部门结合贯彻实施《道路运输条例》,加强运政队伍建设,狠抓执法人员素质教育,组织开展了打击“黑车”和非法营运专项行动,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客运市场非法营运、宰客、甩客、倒客现象得到遏制。货运市场以治超工作为契机,恶性竞争局面得到扭转,货运价格逐步回归,开始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各地还普遍实行了政务公开,推广应用了道路运政管理信息系统。上海、甘肃、重庆、四川、山西、河南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面向社会的道路运输信息服务网站,初步实现了网上办公,便利了人民群众。泛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及西部省份实施区域合作,进一步打破地区封锁,致力于构建全国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体系,开展“顺畅为民”工程,有效提升了道路运输的通畅程度。

    全国道路运输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以资产为纽带,企业兼并、重组和改制步伐加快,涌现出中远物流、中外运等规模化企业,初步形成大型专业集团主导行业发展方向的市场格局;各地采取有效措施,不断优化车型结构,提升运输装备水平。全国中高级客车比2001年增长近1倍,营运货车平均吨位比2001年增长了73%。

    交通部门把解决农村地区“出行难”、“运货难”问题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组织实施了农村客运网络化示范工程,道路运输服务“三农”的能力显著增强。国家财政投资建设农村客运站,补贴跑农村运输的营运客车,到去年底,全国行政村客车通达率达到83.2%,广大农民群众的出行条件和农村地区的物资运输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我国完善了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相关制度,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组织开展了驾驶员素质教育工程,制定了驾驶员素质教育大纲,清理整顿了驾驶员培训学校,完善了驾驶员培训考试衔接制度。近年来,全国道路运输行业群死群伤恶性交通事故稳中有降。2006年万车死亡率同比下降了20%。

    新闻背景:从数字看交通变化

    新华社兰州9月6日电(记者林红梅、王衡)客货运输快速增长、农村运输条件全面改善、交通事故稳中有降……我国交通运输业近年来的巨大变化,从下列数字中可见一斑。

    --2006年,日均运送货物4017万吨,全年货运量达到146.6亿吨,占综合运输总量的72%;日均运送旅客5097万人次,全年客运量达到186.1亿人次,占综合运输总量的92%。

    --高速公路每天运送跨省旅客100万人次以上。

    --全行业实现增加值4363.7亿元,对GDP的直接贡献率达到2.1%。

    --2006年,全国运营客车到达162万辆,其中中高级客车达到61.2万辆,占营运客车总数的37.8%,比2001年增长近1倍。

    --营运货车达到648万辆,其中大吨位、高效率的大型货车快速增长,所占比例达到31.8%,平均吨位比2001年增长了73%。

    --全国汽车维修业户达到34.4万户,比2001年增长了2万户。

    --农村客运车辆达到34.4万辆,客运班线达到7.4万条,全国行政村客车通达率达到83.2%。

    --2006年,10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控制在30起以内,死亡人数控制在500人以下,万车死亡率同比下降了20%。

 
 
 相关链接
·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重要部位将安装毒气探测系统
· 科技部与北京市就智能交通世界大会等进行磋商
· 交通部门以"五结合"抓"两防"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
· 中国人寿调整业务结构 向能源交通基建项目投资
· 江苏交通重点工程监督核减设计变更费用4.3亿元
· 经典中国·辉煌成就:服务型交通正向百姓走来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