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 (记者 齐中熙)铁道部部长刘志军9日在全国铁路科技大会上表示,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铁路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创造了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技成果,推动铁路整体技术水平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和谐铁路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4月18日,由上海开往苏州的时速达200公里的“和谐号”动车组D460次列车,高速驶往苏州。这是从18日零时起中国第六次铁路大提速后发出的首趟动车组列车。新华社记者 陈飞 摄
——青藏铁路建设三大难题取得重大突破。铁路部门针对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总体规划,整合资源,开放研究,开展工程试验,在多年冻土工程技术、卫生保障综合技术、生态恢复与环境保护技术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实现了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的目标,使我国高原铁路建设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既有线时速200—250公里提速成功实施。在技术经济系统论证的基础上,坚持产学研联合,系统开展自主创新与综合试验,制订、修订技术标准及规章制度,掌握了时速200—250公里成套技术,在繁忙干线实现了时速200—250公里动车组、5000吨货物列车和25吨轴重双层集装箱列车共线运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时速200—250公里提速技术体系,既有线提速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机车车辆装备现代化水平快速提升。按照“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总体要求,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掌握了动车组和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的核心技术和主要配套技术,形成了中国铁路时速200—250公里、300—350公里动车组和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的技术体系。
——2万吨重载组合列车成功开行。以大秦线重载运输为平台,选择关键技术,以系统综合试验为支撑,组成产学研用联合体,集成创新,成功开行了2×10000吨重载组合列车。在繁忙干线普遍开行了5000吨级货物列车。重载技术的发展使铁路货运量大幅度增长。重载运输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客运专线建设技术攻关全面展开。围绕京津、武广、郑西、石太等客运专线开展了系统集成、重大工程科研攻关和再创新工作。
——铁路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TCS-2列控系统,在第六次大面积提速200—250公里/小时区段广泛应用。成功研制了新一代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CTC),在部分区段开通。开通了胶济、青藏、大秦3条线的GSM-R系统,TDCS覆盖全路6大繁忙干线和70条干线。进一步完善了客票发售与预订系统、货运计划系统、货运大客户管理信息系统。
——铁路行业创新体系建设得到加强。紧密围绕铁路运输、建设需要,铁道部确定行业重大、关键性和共性技术领域,组织重大项目实施,铁路企业对创新主体地位的认识不断增强,科技投入不断增加,以铁道部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刘志军同时表示,与发达国家铁路相比,我国铁路机车车辆装备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客运专线尚在建设阶段,CTCS-3列控系统刚刚起步,高速铁路综合检测、综合维修技术仍需探索,基础理论研究深度不够,创新体系尚待完善。
青藏铁路工程建设技术和运营管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铁路建设者在开工仪式上(9月6日摄)。9月6日,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增建第二线工程在青海省海晏县开工。该工程建设工期预计为5年,工程建成运营后,运输能力将显著提高,货运年通过能力达到5000万吨,客车每日可开行20对,客车速度目标值可达到160公里/小时。 新华社记者 嘎玛 摄
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记者 齐中熙)铁道部部长刘志军9日在全国铁路科技大会上表示,中国青藏铁路工程建设技术和运营管理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006年7月1日,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在经过一年多的运营检验后,今年7月,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顺利通过了国家验收,进入了运营管理的新阶段。
按照“把青藏铁路建成世界一流高原铁路”的目标,科研人员和广大建设者大力弘扬“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在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使青藏铁路建设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在多年冻土技术方面,确立了“主动降温、冷却地基、保护冻土”的设计思想,丰富了冻土工程设计理论,提升了高原冻土铁路设计水平。编制了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勘察、设计、施工暂行规定,为工程建设提供了规范性依据。
在解决高寒缺氧技术方面。铁路部门制定《青藏铁路卫生保障若干规定》,建立覆盖全线、较为完备的三级医疗卫生保障体系,采取科学有效的高原病、鼠疫防治措施,形成了一整套人员健康监控保障制度。创造了高原地区大规模工程建设高原病“零死亡”、鼠疫“零传播”的奇迹。
在环境保护技术方面。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加大科技投入,强化环保工程措施,落实环保监理,成功实施了高海拔地区大面积路基边坡植草、取土场植被恢复等水土保持措施。成功设置了多种形式的保护野生动物迁徙通道。
刘志军表示,青藏铁路通车运营一年多来,全线设备、人员、管理经受了季节变化的考验,确保了运输安全畅通;进藏旅客列车开行非常成功,货物运输得到可靠保证,为促进青藏两省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铁路第6次大提速正式实施 铁路发展进新阶段

4月18日,乘客在三亚火车站等待上车。18日,三亚首发进沪、进穗列车,19日首发进京旅客列车,标志着海南铁路真正融入全国铁路网。4月18日零时,中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全面实施,全国铁路599列跨铁路局旅客列车按照新运行图运行,一批新路线陆续投入使用,中国铁路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新华社记者 赵颖全摄
新华社北京4月18日电(记者刘诗平)4月18日零时,中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全面实施,全国铁路599列跨铁路局旅客列车按照新运行图运行,列车运行图实现历史性交替,中国铁路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中国铁路进入高速时代 实现3项世界铁路史上首创
新华社北京4月18日电(记者刘诗平 冯晓芳 任芳) 4月18日零时,中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全面实施。140对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的国产化动车组,飞驰在祖国的铁路大动脉上,中国铁路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铁道部、科技部共建铁路装备现代化自主创新平台
铁道部副部长陆东福和科学技术部副部长曹健林在铁道部举行会谈。双方表示,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搭建铁路装备现代化自主创新平台,着眼世界铁路先进技术水平,全力推进铁路现代化建设,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运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