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记者 王宇)辛小光,中国人民银行机关事务管理局设备部经理、工程师。从1997年担任设备管理处副处长以来,他历时十年,坚持运用所掌握的先进技术和超前意识,结合前瞻性的节能理念,从组织一系列设备技术改造入手,到严格把好节能论证关,选择具有良好节能效果的新设备设施,采取系统节能的思路,推进总行机关节能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辛小光长期从事电气自动化专业设计、设备运行管理工作,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他并不满足于这些,用科技手段和科技创新为节能增加技术含量,是他十年来一直遵循的原则。
辛小光的同事回忆说,2004年,在总行办公大楼电梯改造中,辛小光充分利用现有条件,通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提出适合总行机关使用的程序,实现再创新的目的。辛小光通过前期细致的市场调研和技术对比,选定了日本三菱电梯制造的新一代永磁同步无齿轮驱动高速环保节能电梯。完全按照政府采购程序,采取市场化的竞争模式,不仅节约资金200多万元,还使电梯配置达到了国内最佳水平、国际先进水平。
面对当代科技发展的新趋势,辛小光在组织实施每个改造项目中,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动化专业的优势,也充分发挥对团队的感召力和亲和力,实现了学科、人才、管理全方位、多层次的集成,实现了优势聚合,利用社会资源,利用市场机制,较好地解决了节能降耗中的关键问题。
2006年,辛小光担任了中国人民银行节能工作办公室副主任,他组织起草了《中国人民银行系统节能工程实施方案》,牵头完成了《人民银行系统能耗统计分析系统》软件开发,借助专家资源对人民银行节能状况进行评估诊断,启用能耗统计系统,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和“大节能观”,人民银行系统节能工作呈现出稳步推进、迅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付出获得了回报。在2006年6月26日至7月28日政府机构节能测试诊断中,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大楼各项能耗指标远远低于政府办公楼参考指标,中央空调系统每年节省电费40万元至60万元。中国人民银行经过多年努力建成并成功运行的“设备运行管理中心”(设备计算机网络管理中心),更从技术手段上改变了传统的测试方式,实现了在线监测,每5秒刷新一次,极大地提高了测试诊断的科技含量,为节能诊断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模式。
目前,辛小光正在研究节能工作的后评价机制,参照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模式,在每个工程项目总结的基础上,对节能目标修订、节能因素识别、设备运行维护、物资采购控制、能源计量与监测等环节的一般节能方法和途径进行后评价,以此不断持续地推进节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