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9月10日在京闭幕的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大会上获悉,我国将建成由地、空、天三个层次观测平台组成的大气、陆地、海洋先进观测体系,相关重大项目已经启动。
目前,我国对地观测卫星已经初步形成系列,但是高分辨率的数据仍然依赖国外和国内的航空遥感系统,还没有建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有关专家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为保障我国后备资源的战略安全,开展为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服务的基础地质背景调查工作,迫切需要我国拥有自主控制的高光谱卫星遥感系统。
我国对对地观测数据,尤其是高空间分辨率的数据需求巨大,仅在“十一五”期间涉及到对地观测数据的18个重大工程的总投资达到2000亿元。因此,我国急需建立自己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
据介绍,我国对地观测发展战略计划已将研制发射近20颗对地观测卫星列入规划,并启动重大专项,重点发展基于卫星、飞机和平流层飞艇的高分辨率先进观测系统,整合并完善现有的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建立对地观测数据中心等地面支撑系统。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由空、天、地三个层次观测平台组成的大气、陆地、海洋先进观测体系,将我国自主空间数据自给率提高到60%—80%。(记者 于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