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河南:学校想办法政府补贴维持高校饭菜价格稳定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9月11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郑州9月11日电(记者訾红旗)眼下,河南各高校已陆续开学,学校内食堂饭菜价格是否稳定牵动着许多大学生和家长的心。记者近日走访河南几家高校了解到,由于采取多种措施严控成本,河南高校食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饭菜价格与暑期前基本一致。

    高校食堂饭菜价格基本稳定

    记者在郑州大学新校区秋穗园食堂看到,素包子0.3元,肉包子0.5元,热干面2元,牛肉面3元,小米粥0.2元,黑米粥、八宝粥、豆浆0.5元,鸡蛋汤1元,价格与上学期没有变化,但馒头、油条价格上涨了5分钱。

    随后,记者来到河南大学。在北苑餐厅,记者看到,一份菜(包括两个菜)两元,烧鱼块、烧茄子、黄瓜炒鸡蛋、炒洋葱、麻婆豆腐、韭黄炒鸡蛋等可任选两样;主食方面,馒头0.2元,油卷0.25元,稀饭0.3元;火腿炒拉条、鸡蛋面、凉皮一律2元。

    该校回族食堂的饭菜更加实惠:一份菜两元,烧茄子和炒洋葱每份各1元,冬瓜和海带每份各1元,鸡蛋面2元,稀饭0.3元,炒拉条1.5元,扣碗3元,价格与上学期保持一致。

    据河南大学副校长赵国祥介绍,近段时间以来,全国食用油等副食品价格上涨,但河南大学学生食堂一份套餐的价格却一直保持2.5元不变。

    学校想方设法控制成本

    据郑州大学党办主任吴宏亮介绍,为了降低饭菜成本,郑州大学后勤集团饮食服务公司物流配送中心对四个校区20多个学生食堂所需的食品原料进行统一招标,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其中米、面、油、肉等大宗物品实行集中招标、厂家直供,蔬菜、配料等到一级批发基地进行规模采购。通过集中采购,产生了规模效益,降低原料成本。

    此外,郑州大学在各食堂及学生中间广泛开展节水、节电、节粮活动,做到拒绝长明灯、拒绝长流水;食堂将原来切菜时切除丢掉的一些大菜根,清洗干净,或炒,或炖,或腌,将芹菜叶做成蒸菜,努力控制运营成本。

    据测算,与去年同期相比,仅肉类和食用油两项,郑州大学学生食堂每月增加成本近14万元,学校和后勤集团为减轻食堂负担,对食堂进行补贴,以缓解物价上涨带来的压力。

    河南大学饮食中心采购部则实行集中管理统一采购制度,靠规模采购,降低原材料的采购价格。

    河南大学校办主任张锟告诉记者,在原材料市场价格偏低时,学校将在采购分配中获得的差价放入“蓄水池”中,在原材料市场价格偏高时,学校就从“蓄水池中放水”,把原来积累的差价及时补贴给食堂。

    本学期一开学,食用油价格由原来的每桶136元猛增到每桶176元,饮食中心发挥“蓄水池”的调节作用,学生食堂使用的油价保持在每桶136元至156元之间,使得学生食堂在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饭菜价格仍保持基本稳定。

    政府补贴让学生吃得放心

    河南大学文学院的李志强告诉记者,暑假前他的早饭和午饭都在学校吃,只是晚上时常和同学们到学校附近的小吃铺吃米线或盖浇饭,此轮物价上涨波及到校外的小饭店,让他增加了每月的支出。为了节约开支,他认为在校内吃饭划算。

    为切实保障贫困生的生活,郑州市对大中专院校特困生进行补贴,每人每月15元。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纷纷采取的补贴特困学生措施,大致可以抵消因物价上涨带来的消费支出增加的影响。

    除各级政府进行补贴外,各高校也纷纷出台措施补贴特困学生,例如郑州大学为帮助贫困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在完善以奖、贷、助、补、减为主体的助学体系的同时,又探索出一套“隐形”补助的新路子,即通过对学生的“校园一卡通”日常校内消费情况进行调查后,对月平均校内消费在120元以下、没有申报困难补助、经核实家庭确实困难的学生,每月学校悄悄在他们的餐卡里打入60元额外补助,确保这些家庭生活困难学生的基本生活。

 
 
 相关链接
· 各地各高校采取切实措施稳定学生食堂饭菜价格
· 上海高校采取措施 确保食堂菜价不涨
· 各地高校积极应对物价上涨确保食堂饭菜价格稳定
· 上海市组织400余吨猪肉等主副食品供应给高校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