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吉林省投资62亿元造田 可年增产大米16.5亿公斤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9月11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长春9月11日电(记者齐海山、王晓明)11日上午,投资19亿元的吉林省西部土地整理工程镇赉项目区正式启动。包括这个工程在内,吉林省计划投资62亿元在镇赉、大安、松原三个项目区实施规模造田工程,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年增产大米16.5亿公斤。

    吉林省西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位于松原市和白城市。这一地区地处松嫩平原,地势平坦,耕地后备资源丰富,是吉林省最具农业发展潜力的地区。据统计,该地区有未利用地近1100万亩(占全省未利用地一半以上),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增加粮食产量的潜力巨大,是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目前少有的一块可集中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

    但是,由于这一地区多年来降水量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土地盐碱化、沙化严重;水利建设资金不足,水利设施建设比较滞后,土地资源不能有效开发利用,限制了粮食生产能力的增加。为解决这一问题,吉林省计划实施引嫩(江)入白(城)、大安灌区、哈达山水利枢纽三项水利工程,同步实施西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建设。

    吉林省国土资源厅厅长赵胜堂说,项目分镇赉、大安、松原三个项目区,项目区总面积558万亩,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458万亩,新增耕地(开垦水田)255万亩,改造中低产田203万亩,其中旱改水150万亩,合计新增水田405万亩。近期工程实施按照新增水田300万亩安排。按照远期规划,项目总投资约62亿元。

    实施西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实现“三改三增”,即改良盐碱地、改造中低产田、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增加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该项目建成后,可年增产东北大米(粳米)16.5亿公斤,目前吉林省稻米产量50亿公斤,省内平衡有余,新增部分完全是可调出的商品粮。该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可为当地农村增加农业产值33亿元左右,惠及项目区20多万农民。

    11日开工建设的镇赉项目区是与引嫩入白工程相配套的,计划投资19亿元,项目区总面积139万亩,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134万亩,新增耕地68万亩,改造中低产田66万亩。

 
 
 相关链接
· 吉林省:订单农业走向成熟 农民和企业心里都有底
· 吉林努力建造农村信息服务网 推进农村信息化
· 困扰吉林农业20年的"卖粮难"问题已得到彻底解决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