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文化部将从五个方面着力推进农村文化共享工程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9月17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9月17日电(记者周玮)“文化共享工程真是个‘大礼包’,里面装着财和宝,给俺们带来了很多实惠,成了俺们的摇钱树。” “共享工程不仅给我们送来了致富信息,更把欢歌笑语送进了农家……”17日在北京举行的文化共享工程农村服务工作座谈会上,30多位农民代表会聚一堂,畅谈对文化共享工程的感激和希望。

    据了解,截至目前,文化系统自建文化共享工程各级中心和基层点10033个,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合作共建基层服务点已超过35万个。山东、湖南、贵州等地基本实现乡、村全覆盖。通过互联网、有线电视、光盘等多种方式,多达65TB(1TB数据量相当于25万册电子图书或926个小时视频节目)的数字资源源源不断输送到基层农村,初步解决了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问题,为农民致富、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了信息保障。

    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表示,为缩小城乡差别、消除数字鸿沟,“十一五”期间,面向农村文化共享工程将从五方面着力推进:

    一是加快推进基层服务网络建设。2007年至2010年中央财政共安排补助地方专项资金24.76亿元,主要用于中西部地区县级支中心、村级基层点和数字资源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2007年开始试点,2008年全面铺开,2011年结束,总投资近40亿元。

    二是大力加强适合农民需求的数字资源建设。力争到2010年,共享工程提供不少于5万种的电子图书,采集制作不少于14000场/个舞台艺术、知识讲座、影视节目等视频资源,资源总量不少于100TB。

    三是建立简单、便捷的服务平台。充分考虑群众的需求,服务界面要简单、便捷,易于群众使用和掌握。工程将依托国家骨干通讯网络及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技术平台,与数字图书馆技术紧密结合,建设功能完备、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经济实用的开放性实用技术体系。

    四是丰富面向农民群众的服务方式。各地要因地制宜,依托各类文化设施和场所,利用广场、集市、节庆活动等开展服务,扩大优秀文化资源的服务范围。各地要深入农村基层,开展各种农业知识讲座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勤劳致富的能力。

    五是建设一支扎根农村的工程建设队伍。目前,工程建设队伍主要是各地图书馆、文化站的工作人员,有8000人左右。“十一五”期间,将以自有队伍和社会队伍相结合的方式,组建一支思想水平高、业务素质高的管理队伍、技术保障队伍和基层服务队伍。

文化部与各地签订“责任书” 力推文化共享工程“村村通”

    新华社北京9月17日电(记者周玮)为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网络全面覆盖城乡的目标,文化部17日与各地文化厅(局)签订了“2007—2010年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责任书”。责任书还将由各省区市人民政府主管领导核签。

    按照责任书要求,各地应制定年度工作计划,落实具体的工作措施,确保地方配套资金到位,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建设任务。文化部将根据责任书逐年组织检查验收。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于2002年起由文化部、财政部组织实施的一项文化创新工程。其主要内容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将中华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通过共享工程网络体系,以卫星网、互联网、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网、移动存储、光盘等方式,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

    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说,“十一五”期间文化共享工程的主要目标是以数字资源建设为核心,以基层服务网点建设为重点,以共建共享为基本途径,全面实施文化共享工程。到2010年,基本形成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服务网络遍及所有县、乡镇,努力实现“村村通”。

    据介绍,为保证共享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2007年至2010年中央财政共安排补助地方专项资金24.76亿元,主要用于中西部地区县级支中心、村级基层点和数字资源建设。

 
 
 相关链接
· 文化共享工程资源内容不断丰富 总量已达60TB
· 文化共享工程共建共享经验交流会议在郑州召开
· 陈至立:密切协作扎实有效推进文化共享工程建设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