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9月19日电(记者田刚)近一年来,我国水上交通安全呈现总体稳定、趋向好转的发展态势,水上交通事故和死亡人数都有明显下降,尤其是海上溢油污染事故大幅下降。
这是记者从在成都召开的2007年全国海事工作会议上了解到的。2006年9月至2007年8月的一年间,全国水上运输船舶共发生事故425起,死亡357人,沉船250艘,同比分别下降了9.9%、21.5%、13.5%。全国海上溢油污染事故发生93起,溢油1083吨,同比分别下降了22.5%和47.7%。
交通部海事局常务副局长刘功臣说,近一年来,海事部门针对水上安全薄弱环节,组织开展了“百日会战”,以及防治船舶污染等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强化源头管理,在全国11个省市29个船舶登记机关开展了内河船舶登记业务交叉检查。指派了1630个公司审核组、4118个船舶审核组进行安全体系审核。
我国船舶“一卡通”步入全面应用阶段
新华社成都9月19日电(记者 田刚)“刷卡行船”的时代已经到来。交通部海事局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经过3年的建设和试点,我国船舶“一卡通”工程已步入全面应用的阶段,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记者从日前在成都召开的全国海事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04年,交通部海事局启动了船舶“一卡通”工程,主要目标是建立全国统一的船舶基础数据库,实现船舶签证的电子化。海事部门提出了“三步走”计划,到目前已完成前两步建设任务,即完成了长三角地区的试点应用和直属海事系统的推广,海船实现了“一船一卡、持卡签证”,河船实现了“一船一卡,逐步实现持卡签证”。
交通部海事局常务副局长刘功臣说,目前船舶“一卡通”工程范围覆盖长三角区域的4个省级地方海事局和沿海的14个直属海事局,涉及到152个船舶登记机构和784个船舶签证站点,共制发船舶IC卡11万张。据统计,仅在今年6月,全国就受理海船持卡签证11万艘次,内河船持卡签证30万艘次,刷卡率分别为96.1%和73.9%。标志着“一卡通”工程步入全面应用阶段。
据悉,2007年我国海事信息化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继续推动船舶“一卡通”工程。启动“一卡通”在水网地区(湖南、湖北、江西、河南、四川、重庆、山东)地方海事系统的推广,实现水网地区地方海事局的网络接入,将船舶数据纳入全国统一的数据库集中管理,使所有进入长江干线航行的船舶都能够持卡签证。
我国全面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
新华社成都9月19日电(记者林红梅)跑马行船三分险。我国每天有5万多艘船舶航行在海上。为了保障海上船舶、人员的安全,我国海上行政执法机构交通部海事系统按照“全国海事一家人,水上监管一盘棋,行政执法一面旗”的理念,围绕“让航行更安全,让海洋更清洁”的目标,全面加强对水上交通安全的监管力度,水上交通安全呈现总体稳定、趋向好转的发展态势。
我国有一支3万多人的海事管理系统,代表国家履行水上安全的社会服务和公共管理职能,采取了一系列加强水上安全管理的治本措施。
今年以来,针对水上安全薄弱环节,交通部海事局组织开展了渡口渡船、低质量船舶、方便旗船舶、船舶最低安全配员、危险品运输“百日会战”、防治船舶污染等专项整治行动,全力排查水上交通安全生产中的事故隐患。据交通部海事局常务副局长刘功臣9月19日在此间举行的全国海事工作会议上介绍,全国海事系统今年以来共出动海事执法船艇26944艘次,执法人员89344人次,安排21778名船员参加培训,提出3148条整改措施,完成12850项隐患整改。
进一步强化源头管理,我国水上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不断完善。海事系统在全国11个省市29个船舶登记机关开展了内河船舶登记业务交叉检查;研究验船质量综合管理机制,探索建立海事现场监督、船检管理以及船舶检验三者间的沟通协作机制;继续完善乡镇船舶责任制,推动做好撤渡建桥工作;规范海员证管理,开展了海员证工作检查;积极推进第三批船舶实施《国内安全管理规则》,加强了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管理。据交通部海事局统计,截至6月30日,全国已有185家国际航运公司、969家国内航运公司取得有效符合证明,1300艘国际航行船舶、5521艘国内船舶取得有效安全管理证书。
海上突发事件应对是海上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我国完善各级水上搜救预案体系,出台了防抗极端气候应急预案,研究建立搜救补偿和奖励制度,各级应急反应机制和搜救协调机构不断完善。上海、天津、辽宁、河北、山东、浙江、广东、广西等8个省级船舶污染应急预案和沿海34个地市级应急预案已通过地方政府发布实施。在内河水域,水上应急反应能力建设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如在白洋淀水域建立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运行机制,实行统一指挥和协调,各方应急力量得到优化整合。
信息化监管手段在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在松花湖水域、长江干线、部分内河水网地区,我国海事机构实现了水上安全的动态实时监控,可及时掌握船舶动态;海事机构在沿海建成了73 座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岸台,在沿海和重要内河水域建成了83个雷达站,形成了覆盖沿海重点水域的监控网络。水上船舶“一卡通”已覆盖长三角区域4个省级地方海事局和沿海14个直属海事局,共制发船舶IC卡11万张。仅今年6月份,全国就受理海船持卡签证11万艘次、内河船持卡签证30万艘次,刷卡率分别为96.1%和73.9%。
一系列治本措施使我国水上交通安全呈现总体稳定、趋向好转的发展态势。据交通部海事局统计,2006年9月至2007年8月,全国水上运输船舶共发生事故425件,死亡357人,沉船250艘,直接经济损失4.36亿元,同比分别下降9.9% 、21.5%、13.5%、6.6%。其中,今年以来,我国水上交通成功应对了北方特大风暴潮,救助559艘遇险渔船和4360名渔民;成功组织了“圣帕”、“蝴蝶”等台风防抗工作,水上运输船舶无人员伤亡。
我国水上安全管理步入依法行政轨道
新华社成都9月19日电(记者林红梅)经过多年持续的法规建设,我国水上安全管理正步入依法行政的轨道。
交通部海事局常务副局长刘功臣19日在此间召开的全国海事工作会议上介绍,经过12年的努力,《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已于今年9月1日生效。作为船员条例的配套实施规章,《引航员注册和任职资格管理办法》《船员注册管理办法》和《船员服务机构管理办法》交通部海事局已制定完毕。
刘功臣说,《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的修订已列入国家一类立法计划;交通部还发布了《国际船舶保安规则》《船舶签证管理规则》《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管理规定》等部门规章。
此外,地方水上立法进程加快。《天津市海上搜寻救助规定》《青岛市海上交通安全条例》等地方法规相继颁布实施,《四川省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也已进入四川省人大第三次会议审议。
刘功臣说,为了加强海事行政执法监督,交通部海事局完善了《海事行政执法监督实施办法》,开展全国海事系统执法对口检查,继续深化政务公开,编写完成88项海事业务流程,梳理海事行政执法职责22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