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23日电(记者周婷玉)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张宗久22日在第五届清华大学中国卫生管理高峰论坛上表示,安全用药是医疗机构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提高药物安全性监测,应鼓励我国医疗机构主动报告药物不良反应事件,以便收集数据,提高应对、解决问题的能力。
药物安全性主要有3个方面内容:药物不良反应、用药失误及滥用药物。张宗久说,医疗、预防、保健机构都应做好药物安全性监测,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他指出,2002年我国的药物安全性监测体系还比较脆弱,一年报告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只有5000份,这相当于发达国家一个药物品种的搜集报告数量。2006年我国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报告量大幅上升,达到38万份。
“报告数量少表明监测能力和管理能力弱。”张宗久说,药物有不良反应是难免的,关键在于要有建立一个安全监测体系,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在一个医疗机构可能是散在的,只有一两例,但是汇集到整个监测体系内就容易找出问题之所在,并找到解决的方法,使下一个病人更安全。
现在我国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基本形成报告,然后向社会公告并积极采取措施救治病人的模式。张宗久同时指出,药物的安全性不只是医疗机构的责任,而是药品制造商、药监部门及医疗机构等多部分共同的责任。
清华大学中国卫生管理高峰论坛自2003年以来成功举办了四届,已成为卫生系统、医疗行业的高端交流平台。前四届主题分别为“政府行为,公共卫生”“医院、发展、战略”“医院文化与品牌建设”“卫生管理继续教育现状和展望”。今年的主题是“医疗品质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