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26日电(记者 王立彬)第七次全国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的90个城市图斑初核统计,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新增建设用地图斑中,除重点项目外未能提供合法用地手续的1.3万宗,涉及土地面积约24万亩,占新增建设用地的比例分别为51%和22%。
国土资源部执法局局长张新宝26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在这90个城市中,有11个城市违法用地的面积超过了1万亩,其中很多是中等城市;有17个城市违法用地宗数占新增建设用地宗数的比例在80%以上;有8个城市违法用地占新增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在80%以上。这组数据足以说明,土地违法并未得到有效遏制,土地执法形势依然严峻。
张新宝说,经过多年的整治,还会呈现如此严峻局面,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导致土地违法行为出现反弹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客观上,我国特殊国情决定了土地供需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主观上,受现行干部考核制度和财税体制的制约,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热情与保护资源、严格执法和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之间的矛盾,仍将十分突出。二是以需求主导供地的模式仍未转变。现在主流用地模式仍是“土地围绕项目转”。地方党委、政府领导热衷于招商引资的局面不改变,以土地供应引导需求、调整固定资产投资的作用就难以发挥。三是对违法违规行为查处普遍偏轻、不到位,产生了极大的负面效应。
违法用地正在向中西部地区和乡镇村蔓延
新华社北京9月26日电(记者 王立彬)全国卫星遥感技术监测显示,违法用地占新增建设用地的宗数比例和面积比例排名前15位的城市几乎都在中西部地区,违法用地正在向中西部地区和乡镇村蔓延。
国土资源部执法局局长张新宝26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当前土地违法有四个突出特点。一是一些基层政府直接违法违规征占土地依然存在,有的以常委会议纪要、专题会议纪要的形式批准征占土地。二是一些基层政府默许、纵容、操纵甚至迫使违法违规用地,手段和形式更加隐蔽。三是违法违规征占土地向乡镇和村蔓延。第四就是东部地区违法违规用地仍时有发生,而中西部地区也已经开始急剧上升。第七次全国卫星遥感技术监测显示,违法用地占新增建设用地的宗数比例和面积比例排名前15位的城市几乎都在中西部地区。
张新宝说,四年多的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国家已经把住非法批地的“闸门”,但未能把住非法用地的“闸门”。一些基层政府为招商引资、出政绩,背后支持、默许土地违法的现象大量存在。市、县国土资源部门的处境十分被动、尴尬。
张新宝强调说,今后将三管齐下,坚决打击遏制违法用地行为: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坚决遏制违法违规征占土地的势头。继续严肃执法,从重查处一批重大、典型的违法案件。去年9月国务院对郑州违法批地案件的查处,警示效果非常明显。通过全国土地执法“百日行动”,集中查处“以租代征”等土地违法违规突出问题,坚决查处一批重大违法案件。同时,国家要尽快改革完善财税体制、干部考核制度等相关体制制度,加大对地方各级领导干部有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扭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随着项目转、随着领导转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