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经演变成超越体育竞技本身的一项运动。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更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强大支撑。科技与奥运的密切结合成为现代奥运会的时代特征。
“科技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之一。这是奥运史上首次明确把科学技术的作用与举办奥运会相结合,将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所谓“科技奥运”是以科学思想统领奥运战略,有效集成满足奥运需求的科技资源,为“有特色、高水平”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提供先进、可靠、适用的技术保障;通过奥林匹克精神与科学技术的融合,使奥运会成为传播科学知识、体验先进技术、促进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并惠及人民大众的平台。
为了实践“科技奥运”理念、支撑“绿色奥运”建设,在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科技部、北京市政府、北京奥组委联合有关部门,启动实施了“奥运科技(2008)行动计划”,一方面围绕与举办奥运会直接相关的大型活动、赛事组织、场馆建设、体育科技等开展技术攻关和技术应用;另一方面围绕“绿色奥运”建设和节能减排目标,开展绿色建筑、清洁能源、生态环境等技术开发和应用示范。
六年来,“奥运科技行动计划”围绕北京奥运建设的各项科技需求,在科技部、北京市、教育部、信息产业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防科工委、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质检总局、中国气象局等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组织和动员了全国的科技力量,集中开展了“科技奥运”关键技术攻关和高新科技成果的应用示范,解决了北京奥运建设中的一批关键技术难题,取得了多项世界第一的科技创新成果,为奥运建设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当前,北京奥运筹办已进入关键决战阶段。7月17日,温总理在考察北京奥运工程建设时,充分肯定了北京市和奥组委的工作,并强调奥运工程建设要“突出环保、节能”。面对北京奥运会不断提出的新需求和新任务,特别是落实温总理视察奥运工程建设时的重要指示,在下一阶段,除重点启动实施“支撑绿色奥运科技专项行动”,“科技奥运”也将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提高认识,统筹协调,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继续推进“科技奥运”工作
成功举办奥运会是全国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国科技界的一件大事,要充分认识到科技界所肩负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决战阶段的“科技奥运”工作更加紧迫、更加艰巨,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奥运科技行动计划”领导小组的高效组织协调工作机制的作用,继续组织动员全国科技力量,集成全国科技资源,积极主动与北京市、北京奥组委、北京2008奥运建设指挥部等奥运需求部门沟通协调,做好统筹规划和重点部署,分工协作,高效务实地推进各项“科技奥运”工作。
精心组织,大力宣传,让社会公众更好地感受和体验“科技奥运”的成果
科技奥运行动计划将充分利用明年5月奥运会前夕“北京科博会”这个国际平台,展示高新技术对支撑北京“绿色奥运”建设、促进和引领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让社会公众更多地感受、体验“科技奥运”成就,让科学技术走进老百姓身边。奥运会除了让老百姓体验体育的快乐,还要让老百姓感受到高科技的快乐。同时让全世界更好地了解、认识北京奥运会在节能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所采取的重大举措与积极成效,向全世界表明我们有信心和决心,也有能力把北京奥运会办成奥运历史上科技含量最高、绿色和环保程度最高的奥运会。
把握机遇,推广应用,发挥“科技奥运”成果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强的引领作用
回顾几年来科技奥运的工作,我们可以发现,北京奥运会的建设明显推动了我国建筑、交通等传统产业的整体提升,促进了环保、新能源和信息等新兴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为使“科技奥运”成果的效应最大化,我们将加快推进“科技奥运”成果产业化工作,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和惠及民众的重要作用。比如,配合目前国家节能减排行动计划的实施,在更大范围推广应用北京奥运建设中成熟的节能减排新技术成果,发挥“科技奥运”对我国低碳技术的产业化和低碳经济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通过推广经济适用的新能源技术、水处理技术,促进解决西部偏远地区能源供应和饮水问题。通过推广北京奥运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城市信息化水平提高以及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等奥运科技成果,为其他城市的广大百姓带来更大的实惠。
奥运圣火即将来临,我们迎接的不仅是一场世界瞩目的体育盛会,也是一次弘扬民族精神、展示高新科技成果的盛会。我们要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不断地把奥运建设的新需求变成科技发展的新机遇,提高科技创新水平,让“科技奥运”的成果惠及民众。(万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