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绿色奥运”理念在北京奥运场馆建设中充分体现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9月28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丁冰、李斌)“我们的场馆白天基本上不用照明,这里已经举办了几场赛事。”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助理张文立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落成不久的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等5项工程都采用了自然采光屋面,使建筑节能落到了实处。

    记者26日至28日随“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团在北京采访时了解到,通过采用节能技术、水资源节约技术和利用新型能源等方式,“绿色奥运”理念正在众多的奥运场馆建设中充分体现。

    北京是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城市。充分利用中水(污水经处理后获取的非饮用水)、高水平处理污水、尽量收集雨水……北京市在场馆建设中通过一系列工程措施和技术手段节约水资源。北京市“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负责人介绍,所有奥运场馆都采用了中水利用技术,国家游泳中心、奥运村、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等5项工程建设了高水平的污水处理系统,国家体育场、丰台垒球场、国家会议中心等15项新建工程建设了高水平的雨洪利用系统,将充分利用雨洪水资源回灌和涵养地下水。

    太阳能、风能、地热、污水热能、热泵……各种新型能源的利用,也成为奥运工程建设中体现“绿色奥运”理念的重要方面。截至目前,奥运工程采用新型能源项目共有34项,先进热回收空调技术13项,先进能源利用技术22项。网球中心、北京大学体育馆等9项工程均采用了地热、地源或水源热泵系统,仅在奥运村,热泵技术的应用就将比普通中央空调节约电能15%至20%,每年节电34万度;国家体育场、五棵松篮球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中心区等7个工程采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北京射击馆、老山自行车馆、奥运村和媒体村等10个工程采用了太阳能光热技术。

    奥运村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奥运会期间可以为16800名运动员提供洗浴热水,奥运会后,将供应全区1868户6000名居民的生活热水需求,年节电达到1000万度、节煤2400吨。

    奥运工程采用的61项先进空气处理技术,涵盖了热回收空调、自然通风、室内空气节能处理与净化等;绿色节能照明技术48项、节能建筑维护结构38项。这些都将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能源,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

 
 
 相关链接
· 北京组织500名山区教师参观奥运场馆庆祝教师节
· 奥体中心英东游泳馆改扩建竣工
· 天津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水滴”竣工
· 北京奥运会飞碟靶场:传统文化特色浓郁建筑精品
· 首批奥运新建场馆交付使用 具备世界一流水平
· 北京:首批奥运新建场馆交付使用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