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将实现高校毕业生无障碍流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9月29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武汉9月29日电(记者俞俭)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近日在此间签订旨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武汉协定》,共同建立6大机制实现高校毕业生无障碍流动。

    即将出征的大学生们与欢送人群告别(7月14日摄)。7月14日,江苏千名大学生到经济薄弱村任职出征仪式在南京举行。据悉,2007年7月,江苏省选拔1011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分赴苏北经济薄弱村任职。新华社记者 陈瑶 摄

    根据协定,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间建立毕业生就业市场合作开发机制,以开放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优质的服务提高各城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建立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机制,允许持有相关证件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在异地享受本地的就业推荐、就业指导和就业实习等服务;建立高校毕业生无障碍流动机制,毕业生异地就业手续互通办理、改派的相互认可、就业报到证相互承认,并据此办理毕业派遣、户口迁移、档案转寄等相关手续;建立副省级城市联席会议毕业生就业情况通报机制、毕业生就业网站的信息合作共享机制、高校毕业生就业实习(见习)基地互认合作机制。

    第十四届全国副省级城市毕业生就业联席会议27日在武汉召开,15个副省级城市以及北京市的代表参加了此次联席会。与会代表共同研究了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探讨了进一步加强政府人事部门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宏观调控,提升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的政策与举措,为此签订了《武汉协定》。

    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盟理事会9月28日在京成立

    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是由教育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及国资委五部委联合发起,以教育部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人事部人才市场公共信息网、中国劳动力市场网和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作为门户网站的大型网络服务平台。联盟成立一年来,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已吸收近百所全国重点高校及百余家知名大型企事业单位加盟。

    人事部发文促高校毕业生就业:一个目标 十大举措

    “十一五”期间,全国就业形势仍面临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三峰叠加”的局面。据教育部资料,“十一五”期间我国将有2500万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毕业生规模增长到2010年可能达到峰值,之后才逐步趋缓。

    教育部、人事部等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中发〔2006〕4号),紧密配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全面实施,切实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为我国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现就今后一段时期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相关链接
· 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盟理事会9月28日在京成立
· 人事部发文促高校毕业生就业:一个目标 十大举措
· 三部门9月20日-26日将为高校毕业生举行网上招聘
· 江苏省8月31日全省联动招聘高校毕业生
· 昆明市9项措施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
· 武汉市五项举措助高校毕业贫困生就业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