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青海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867万亩荒山披上绿装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9月29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西宁9月29日电(记者张进林)青海省副省长邓本太日前向记者透露,自2000年至今的7年间,国家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已使青海高原上的867万亩荒山荒坡重新披上了绿装,这项绿色工程还使项目区134万多农牧民群众直接受益。

    邓本太说,自2000年至今,青海省依靠国家实施的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已累计完成造林种草867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290万亩,荒山造林512万亩,封山育林65万亩。大规模的造林种草使青海高原上的绿色植被面积显著增加,有效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7年间,通过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青海省还有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43万多亩,减少沙化土地百万亩以上,全省森林覆盖率由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前的3.1%提高到现在的5.3%以上。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恶劣,全省有12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青海省一大批保护和改善生态的建设项目纷纷启动,尤其是连续7年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染绿”了过去光秃秃的荒山荒坡,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而且为当地农牧民群众带来了实惠。

    据了解,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涉及青海全省48个县(市),覆盖农牧户近30万户134.6万人。工程实施以来,通过落实政策,兑现钱粮补贴,不仅使农牧民的基本口粮得到保障,而且使农牧民的经济收入稳步增加。7年间,青海省已累计向退耕还林还草项目区的农牧民群众发放粮食补助资金17.2亿元,发放生活补助资金2.4亿元,种苗和造林补助费4.3亿元。项目区群众人均获得补助累计1709元,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兑现的各项补助已占到农牧民年平均收入的22%以上。

    与此同时,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还有效促进了青海省农村牧区产业结构的调整。统计资料显示,通过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青海省还完成基本农田建设117万多亩,新建温棚近2.5万座,新建太阳能灶7万多座,沼气池2.3万多座。这些项目的推广有效改善了项目区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还为群众改变生产方式、创业增收提供了便利。

 
 
 相关链接
· 青海省工商系统开展专项整治 确保节日食品安全
· 青海省今年底前建立起城镇低保家庭廉租住房制度
· 青海有关部门要求确保生活必需品供应和价格稳定
· 青海省政府举办全国重点网络媒体青海行采访活动
· 青海省门源县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小油菜生产基地
· 青海省城镇低保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要点解读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