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统计局:农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人数达到4.1亿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10月02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0月2日电(记者 张毅)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农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人数达到4.1亿人,惠及全国近半数的农业人口。农村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局面加速形成。

    2006年末,全国开展新型合作医疗试点的县(市、区)达到1451个,占全国县(市、区)总数的50.7%。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加大了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2006年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贫困家庭学生免除课本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西部地区和中部部分试点地区约5200万名中小学生免除了学杂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大幅增加,2006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1593万人,比2002年增加1185万人。

    国家统计局:高新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新华社北京10月2日电(记者 张毅)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多数高新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目前大中城市已基本完成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初创阶段的主要任务,初步建立了适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经营管理体制和市场推进机制,奠定了产业发展基础,比较明显地体现了创新资源的聚集优势。

    一批有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正在成长壮大,大量科技成果在高新区实现了产业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达70%以上。2006年我国城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已拥有45828个企业,从业人员达574万人,实现产值35899亿元,年出口额达1361亿美元。多数高新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培育所在城市的新兴支柱产业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深圳市2006年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达1812亿元,占全市GDP比重的31.9%;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3653亿元,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比重为57.9%。济南市作为一个老工业城市,传统产业在工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较大,经过近年来的努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2006年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6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2.3%,连续五年实现每年增长2个百分点的目标。

    近几年我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止降回升

    新华社北京10月2日电(记者 周英峰)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止降回升。这表明在就业总量保持增加的同时,就业质量也已经有所提升。

    从就业形态看,分为单位就业和非单位就业两类。单位就业与非单位就业相比,工资水平高,职业稳定性强,就业质量高。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我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从1996年起开始减少,到2002年已经从1995年的15301万人减少到10985万人,共减少4316万人,国有和集体单位就业人员减少量更是高达6123万人。2003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出现止降,2004年起开始回升,到2006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已经回升到11713万人,比2002年增加了728万人。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止降回升早于中、西部地区,且保持稳定增长,从2002年的4961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5686万人,增长率14.6%。中、西部地区城镇就业人员从2005年开始回升,到2006年,中、西部地区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分别为3396万人和2631万人。

    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增减变动的地区特点,表明东部地区的就业形势明显好于中、西部地区。国家制定的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发展战略,已有力促进了中、西部地区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回升,就业形势逐渐走出困境。

    国家统计局:连锁经营成为国内零售市场主力业态

    新华社北京10月2日电(记者 张毅)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开拓市场、扩大消费为主线,国家有关部门大力推进并深化商品流通体制改革,加快市场建设步伐,超市等连锁经营新业态成为国内零售市场的主力业态。

    近年来,专卖店、专业店、超级市场、便利店、百货店、折扣店等各种业态遍地开花,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其中专卖店和专业店显示出较强的增长势头,大卖场已成为国内零售市场的主力业态之一。作为现代流通手段之一的连锁经营成为商业企业采用的主要经营组织方式,连锁商业从少到多、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壮大起来。2006年,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业和餐饮业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2002年的5%提高到14.5%。营销手段的多样化,零售业态的日益完善,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生活,消费者购物更加方便、快捷。

    为了改变广大农村消费者长期以来购物难的问题,商务部在2005年开始了以发展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为主要内容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试点工作,2006年又启动了重点建设100家现代化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培育100家大型产品流通企业的“双百工程”。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不断得到完善,并进入全面加速发展阶段。据统计,自“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施以来,全国已累计建设连锁化的农家店12万个,使1.4亿农民受益,扩大农村消费400亿元左右。

    国家统计局:我国拥有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港口码头1108个

    新华社北京10月2日电(记者 江国成)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港口建设步伐加快,货物吞吐量成倍增长。

    2006年末全国主要港口码头泊位数为10848个,比2002年末增加2381个,增长28.1%。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1108个,比2002年末增加499个,增长82%,年均增长16.1%;生产用码头泊位10171个,比2002年末增加2105个,增长26.1%。

    2006年,全国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46亿吨,比2002年增加23.6亿吨,增长105.8%,年均增长19.8%。其中,沿海港口完成34.2亿吨,比2002年增加17.6亿吨,增长105.4%,年均增长19.7%;内河港口完成11.8亿吨,比2002年增加6.1亿吨,增长107.2%,年均增长20.0%。

    2006年,全国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15.8亿吨,比2002年增加8.1亿吨,增长104.9%,年均增长19.6%。其中沿海港口完成14.6亿吨,比2002年增加7.5亿吨,增长105.1%,年均增长19.7%;内河港口完成1.2亿吨,比2002年增加0.6亿吨,增长102.6%,年均增长19.3%。

    随着我国港口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发展,近几年来集装箱运输持续快速增长。2006年全社会水路运输集装箱达2330万标箱(TEU),货运量25775万吨,分别比2002年增长89.1%和108.1%,年均分别增长17.3%和20.1%。其中远洋运输集装箱1502万标箱(TEU),货运量15300万吨,分别比2002年增长60.7%和67.6%,年均分别增长12.6%和13.8%。

    全国高速公路里程突破2000公里的省区市达到6个

    新华社北京10月2日电(记者周英峰)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迅猛发展,农村公路建设明显加强。

    2006年末,我国高速公路里程达4.5万公里,比2002年末增加2万公里,增长80.4%,年均增长15.9%。截止到2006年底,全国除西藏自治区外,各省区市都建有高速公路,其中高速公路里程突破2000公里的省区市达到6个。

    在高速公路建设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农村公路建设也取得很大的成就。2006年末,全国农村公路(含县道、乡道、村道)里程已达到302.6万公里,农村公路里程超过10万公里的省区市达到16个;全国通公路的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的98.3%,通公路的建制村占全国建制村总数的86.4%。由于农村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2006年末我国公路密度达到36公里/百平方公里,比2002年末增长95.8%,年均增长18.3%。农村公路的发展大大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和出行环境,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为农村加快推进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道路运输网络的不断完善、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带动了私人汽车的快速增长。2006年末,全国私人汽车保有量已达2333万辆,占全部民用汽车保有量的63.1%,比2002年末增长140.8%,年均增长24.6%。其中,私人载客汽车1824万辆,占私人汽车保有量的78.2%,比2002年末增长192.4%,年均增长30.8%;私人载货汽车495万辆,占私人汽车保有量的21.2%,比2002年末增长45.0%,年均增长9.7%。

 
 
 相关链接
· 三部门联合下发指导意见完善新农合统筹补偿方案
· 卫生部长陈竺介绍新农合运行情况
· 渝黔边界5区县实行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互认制度
· 任何部门与个人都不能将第一批新农合补助金挪作他用
· 新农合制度框架及运行机制基本形成 作用逐步显现
· 新农合2008年基本覆盖全国 目前已有82.83%的农业人口加入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