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喜迎十七大:流动党支部——灌南人的"杭州之家"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10月08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南京10月8日电(记者 孙彬)在杭州有这样一个组织:中共灌南县驻杭州市流动党员总支部委员会。在杭州打工的江苏灌南县人都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

    灌南县目前共有20万农民在外务工,其中在杭州的就有1.5万人。“以前连交党费的地方都没有,感觉像没有人管了一样。”创办这个党组织的支部书记邵中国说。这些党员身在外地,远离党组织,大家都感到一份难耐的孤独,都希望能在杭州有个“家”——流动党员党支部。几个老党员向杭州市朝晖街道党工委提出了想法,并请示了灌南县委组织部。这一想法得到了两地党组织的大力支持。

    2000年6月,“江苏灌南县李集乡打工人员驻杭州市流动党员党支部”在朝晖街道黎园社区诞生了。2005年6月,在李集乡流动党员党支部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共灌南县驻杭州市流动党员总支部委员会”。目前,这个支部党员人数已经从13人增加到90多人,还有29人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邵中国被选为杭州市人大代表。

    流动党组织不仅仅是务工党员的家,也是在杭州的万千务工人员的家。近年来,灌南的农民纷纷涌入杭州城,文化不高的他们有的一时难以找到工作。此时,流动党支部广泛搜集用工信息,主动和用工单位联系,为3000多名家乡人找到了工作。流动党组织经常教育引导务工人员诚实做人,努力工作。无业流浪汉周向阳曾一度生活没有着落,并沾有偷盗恶习。支部书记邵中国多次找他谈话,并为他找到工作。现在的周向阳不仅深受用工单位信任,而且生活也稳定下来,月收入近3000元。

    灌南县流动党组织不仅从思想生活上关心来杭务工人员,更是成为打工者们权益维护的后盾。在2004年,一位在杭打工的灌南人在下班途中遭遇车祸,肇事者逃逸,用人单位也不管。在了解情况后,党支部拿起法律的武器,最终为这位打工者讨回了公道。杭州市西湖区翠苑环卫所里的保洁员发现,报纸上公布的杭州市2004年的最低工资标准为600元,可自己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多,每月只拿到了400多元,环卫所不与他们签订劳动合同,加班工资和法定节假日工资也不兑现。这件事被邵中国知道后,他就用灌南驻杭党总支的名义与翠苑环卫所党组织取得联系。仅过了一个月,这个问题就得到解决。

    灌南县驻杭流动党员党组织增强了民工党员的凝聚力。“每个月都要来支部几次才觉得踏实。”现在已是党总支部下设的共青团总支书记的陆庆兵说。这个曾荣获“下城区进城务工十佳青年”荣誉称号的青年每月收入6000元左右。

    7年来,在两地党组织的共同指导和支持下,这个流动党支部先后有32名务工党员被用工单位评为先进个人,流动党支部年年被所在街道、社区评为先进党支部。

 
 
 相关链接
· 喜迎十七大:内蒙古加快建设中国北方生态屏障
· 喜迎十七大:北京市让城市低收入家庭圆了安居梦
· 喜迎十七大:辽宁省迈上科学和协调发展的新台阶
· 喜迎十七大:我国生态工程提速 造林绿化发展迅速
· 喜迎十七大·我的美好回忆:小两口养猪致富
· [喜迎十七大]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中国外交新理念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