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我国继续选派研究生出国留学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10月09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0月8日电(记者吴晶)我国于今年初设立并实施的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进展顺利,明年计划选派5000名研究生出国留学,学科专业主要分布在能源、资源、环境、农业、制造、信息、生命、空间、海洋、纳米及新材料和人文及应用社会科学领域。

    记者8日从教育部、财政部召开的“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工作视频会议”上获悉,为推进中国高水平大学建设,增强其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的能力,促进中国高水平大学与国外知名大学的合作与交流,培养若干年后国家建设所需各行各业的拔尖创新人才,教育部、财政部于今年1月设立并实施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项目在今年共选派3952人,其中大部分为世界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所录取。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讲话中指出,高水平大学建设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创新型人才,有计划、成建制、有针对性地“选拔一流的学生,到国外一流的院校、专业,师从一流的导师”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要切实做好计划、选派、管理和回国等各个环节的工作。

3956名国内各高校研究生入选国家公派研究生名单

    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日前确定了2007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留学人员录取名单。

    据介绍,此次共有3956名来自国内各高校的研究生入选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其中北京大学以286名研究生入选而高居榜首。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农业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和武汉大学等高校入选人数都在百名以上。此外,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和中南大学等高校也有不少学生入选。

教育部部长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发表演讲

    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是高水平大学参与科技创新的宝贵资源,但同时也是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体系中相对薄弱的部分。应该说,中国大学人才培养方面的种种局限与问题,在研究生教育中有着更为突出的表现。今天,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领导人思考创新人才培养,必须特别注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顾名思义,研究生是主要通过研究进行学习的学生。研究生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同时也必须在科技创新实践中成长发展。

 
 
 相关链接
· 教育部关于加快研究型大学建设 增强高等学校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