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开放的细节:境外记者走进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10月15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记者白瑞雪、吴晶) “现在就开始聊吧。”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耀代表往沙发上一坐。跟他开“聊”的,是来自共同社、读卖新闻等日本媒体的记者。

  15日晚上,在梅地亚中心的十七大新闻中心里,12场像这样境外记者与中共党代会代表面对面的采访,正在不同的房间里进行。

  新闻中心提供的数据表明,有来自55个国家和地区的310家媒体的1135名记者报名参加了十七大的报道。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十六大时的859人。

  记者了解到,只要提出申请,新闻中心就会尽力安排单独采访的机会。在境外媒体最想采访的代表名单中,既有尹同耀这样的企业家,也有村党支部书记、派出所警察等基层党代表。

  大会召开的第一天,继近700名境外记者在人民大会堂报道十七大的开幕式之后,又有数百人参加了各代表团对媒体的开放活动,旁听党代表们讨论胡锦涛同志所作的报告。

  代表团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团组开放是完全意义上的开放,所有记者都可以去旁听,并且专门留出了现场提问的时间。

  这次会议对外开放的团组,从十六大的15个增加到了34个。

  新闻中心的“广播电视服务室”里配备了近10套电视广播信号采集设备。据介绍,仅在大会开幕式进行时,就有美国有线电视网、美联社、路透社等9家境外电视台在这里免费采集信号。

  同样免费的还有宽带上网、实时新闻图片、用多种文字介绍中国的书本资料等服务。

  最受欢迎的是手机短信的信息服务。新闻中心用手机群发的方式,用中英文两种语言为境外记者发送关于次日活动或紧急安排的短消息。

  “这样就不用担心错过重要的活动了。”日本经济新闻社记者渡边园子说。

  这次会议还开设了党代会历史上第一个新闻中心网站。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大会日程、媒体相关报道等各种资料,都在网站里完整列出。

  在一个名为“采访提示”的小栏目中,甚至有这样一则温馨的提示:“十月的北京,天气渐凉,昼夜温差较大,请各位记者朋友注意适时添加衣服,谨防着凉。”

  “这次会议的服务非常好。”渡边园子说。

  从人民大会堂、代表团驻地到新闻中心,记者从大会工作人员口中听到最多的,就是“服务”。

  “通过党代会这个窗口,世界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共产党和党领导下的中国,这种交流是双向的,也是双赢的。”来自江苏的张新实代表说,“我认为,开放的心态和对外交往的能力,也是党执政能力的组成部分。”

 
 
 相关链接
· 甘肃团开放讨论:是统一意志凝聚力量的行动纲领
· 各族干部群众喜庆十七大召开:宏伟蓝图催人奋进
· 全军和武警部队广大官兵喜庆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 十七大开幕: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 为了人民幸福生活:十七大报告看百姓生活新图景
·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