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记者 齐中熙)10月18日,我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实施半年。北京铁路局按照铁道部统一部署,首次开行的平均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和谐号动车组,以其安全、快捷、舒适的优势,有力带动了环渤海地区“三省两市”经济协调发展。
环渤海地区凸现“同城效应”
6时35分,家在天津、工作在北京的张先生登上京津和谐号动车组列车,1小时10分钟后,他将开始在北京的工作和生活。铁路第六次大提速使北京至环渤海地区主要城市间交通更加便捷。用张先生的话说,回天津比到首都机场还方便。
发展经济,交通先行。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的铁路,始终不遗余力地为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北京铁路局按照铁道部统一部署,开行北京至天津、石家庄、北戴河、沈阳、济南等地的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和谐号动车组34对,初步构建起了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天津、河北、山东、辽宁“三省一市”的快速便捷的客运交通运输网络,“同城效应”初步显现。
铁路第六次大提速不仅增进了环渤海地区各省市人员往来、文化交流、信息交换,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为支撑创造了条件,还有力地带动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据铁道部统计,全路提速后每年因铁路运输周转量的增加,就可以带来GDP增加200多亿元。
铁路运能得到有效扩充
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不仅释放了潜在的运输能力,而且使首都地区的铁路客货运输能力得到有效扩充。客运方面,提速后北京铁路局每天开行旅客列车286对,日运能达33.3万人次。其中,仅新增34对动车组就增加运能4.8万人次。
截至10月17日,北京铁路局共发送旅客8000多万人,日均逾43万人,较去年同期增长7%。其中,“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局发送旅客574.1万人,同比增加87.97万人。货运周转量完成2161亿吨公里,增加45亿吨公里,同比增加2.2%。
特别是首次开行的和谐号动车组,以其安全、舒适、便捷、快速等特点,赢得了旅客的欢迎和认同。动车组车票销售持续火爆,节假日和高峰时期格外受到青睐。据统计,北京铁路局开行的动车组始发上座率达到95%以上。
铁路装备技术水平明显提升
按照铁道部“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总体要求,第六次大提速经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了装备技术水平的重大跨越。
旅客乘坐动车组,不仅要有安全的保障,还要有舒适的“美的享受”。北京铁路局按照铁道部要求,以动车组开行为核心,紧密结合提速给安全工作带来的新变化、新要求,建立健全了包括检查监控、设备维修、规章制度、职工作业、职工培训、治安防范、货运安全等七项内容的提速安全保障体系,实现了从设备设施升级改造、科技创新、人员培训到安全防护、运输组织、调度指挥、运营管理等多方面的突破。

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列时速300公里动车组车体完工
记者从位于青岛的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获悉,国产时速300公里动车组已经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首列国产时速300公里动车组铝合金车体日前已经完工,整车将在年底正式下线。

图表:铁道部:2010年我国动车组列车将达700组 新华社发
据悉,时速300公里动车组是我国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由南车四方自主设计制造的。车体采用轻量化的铝合金材料,铝合金型材最薄处只有1.5毫米;每辆车体的重量约为7吨,是目前世界上同类车型中最轻的动车组,具有优越的节能和环保性能。
铁路大提速具有四个特点 缓解铁路“瓶颈”制约
我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已经两个多月,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而言,这次提速调图的成功实施,使铁路运输能力进一步扩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有利于缓解铁路“瓶颈”制约。
记者从铁道部了解到,预计上半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65395万人次,同比增长6.1%,其中直通旅客发送量完成26426万人次,同比增长10.2%,旅客周转量完成3634亿人公里,同比增长9.3%。
铁路大提速“催生”出同城效应 拓展都市圈边界
客流量屡刷新高,新开行的动车组几乎趟趟满员。刚刚进行了第六次大提速的铁路经受了第一个“黄金周”的考验。
对于许多在“黄金周”出行的游客来说,大提速后的铁路大大方便了他们的出游。而对于生活、工作在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地区的许多人来说,第六次铁路大提速“催生”出的同城效应,给他们带来的便利才刚刚开始。
铁路第6次大提速实现平稳过渡 动车组受普遍欢迎
实现良好开局的全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截至6月18日18时平稳度过为期两个月的提速过渡期,为确保提速安全持续稳定奠定了良好基础。第六次大提速实施两个月以来,全国铁路客货运量呈现大幅增长,均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4月18日至6月18日,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2.18亿人,同比增长4.7%。动车组列车目前日均开行286列,受到社会普遍欢迎,全程席位利用率达118.6%。
铁道部新闻发言人就铁路大提速问题接受媒体采访
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后,上线运行的高速动车组票价是否定得太高?动车组列车运行是否安全可靠?一些小车站的旅客是否更不方便?购买国外列车是否造成本土工业萎靡不振?27日,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解答了以上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