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奥组委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保护臭氧层公众意识奖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10月26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记者高鹏、王镜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5日向北京奥组委颁发了保护臭氧层公众意识奖。

    在当天下午举行的第七届世界体育与环境大会开幕式上,联合国助理秘书长、环境规划署副执行主任沙夫卡特·卡卡海尔向北京奥组委颁发了这一奖项。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代表奥组委接受奖项。

    据介绍,1987年9月16日,24个国家签订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目前已有191个国家签署加入了该议定书。北京奥组委在申办报告中承诺,北京将比议定书规定时间提前6年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并于2004年实现了这一诺言。

    在工程建设、住宿、餐饮、采购、交通以及大型活动等方面,北京奥组委编制了严格的环保指南,要求空调制冷、食品冷藏、运输车辆和消防设备都不使用消耗臭氧层的物质,全面贯彻“臭氧友好运动会”的精神。此外,北京奥组委自成立以来,编制了23种各类环保宣传品,把保护臭氧层的内容纳入《绿色奥运中学生环境教育读本》。目前,这本书已出版了12万册。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积极评价北京“绿色奥运”工作

    新华社内罗毕10月25日电(记者荆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近日公布的报告中说,北京在保证2008奥运会为绿色奥运会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奇姆·施泰纳说:“根据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初步环境评分卡显示,此次奥运会符合绿色奥运会的标准。”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网站25日说,报告指出,北京在筹办奥运会过程中加速改善了环境,解决了高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问题。北京采取的环保措施包括废物管理、清洁水源传输以及新绿化带建设。北京奥组委在向比赛场地和建筑提供高效能源及绿色能源用具方面取得的成绩也值得称赞。

    报告说,2008北京奥运会一项有趣的创新是在运动场馆广泛利用地热、水热或气热热泵系统,冬天为建筑物供暖,夏天则制冷。除此以外,奥运会场馆及奥运村正在落实太阳能发电计划,奥运会举办单位也正在积极筹划如何在奥运会结束之后循环利用比赛场地。

 
 
 相关链接
· 刘敬民代表:北京积极践行“绿色奥运”成效明显
· 北京奥组委举行北京奥运圣火入台问题新闻发布会
· 北京奥组委就奥运火炬传递不能前往台北发表谈话
· 北京奥组委重视环保受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表彰
· 京奥组委面向全球征集儿童笑脸照片用于开闭幕式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