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质检总局局长:专项整治12个100%目标正加快实现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10月27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济南10月26日电(记者刘铮、王志)国务院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26日透露,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两个月来进展顺利,12个100%的整治目标有的已顺利完成,有的正在加快实现。

    李长江在山东省潍坊市召开的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第二次现场会议上说,在各省(区、市)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国专项整治行动力度持续加大,成效更加凸显。

    截至10月15日,全国大中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100%纳入监测范围;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获证率达到了82%;81%的小作坊签订了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县城以上城市84%的市场、超市建立了进货索证索票制度;69%的乡镇、街道和社区食杂店建立了进货台账制度;食堂和县城以上城市72%的餐饮单位建立了进货原料索证制度;县城以上城市生猪进点屠宰率达到97%;县城以上城市销售猪肉来自定点屠宰的达到97%;10类消费品生产企业建立质量档案的达到95%,15个省份实现100%;对非法进口敏感货物实施了100%退运或销毁处理;出口食品原料基地清查率达到80%;出口食品运输包装100%加贴了检验检疫标识。

    各部门、各地方保持了对制假售假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先后侦破一批重特大案件,查处、取缔了一大批违法违规黑窝点,有力地打击并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专项整治行动以来,全国共立案侦查生产销售伪劣食品、药品、农产品等刑事案件62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74名。

    李长江要求,下一步专项整治工作要继续狠抓基层发动,做到巩固完善与深入推进并举,认真总结整治经验,保持整治高压态势,加强舆论宣传引导,确保整治目标如期完成。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根据国务院部署安排,从8月下旬,为期四个月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在全国展开。

    9月3日,质监人员在巢湖市街头向市民介绍假冒伪劣产品的识别方法。新华社发

    维护群众利益: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整治行动综述

    作为一场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国产品国际形象的“特殊战役”,为期四个月的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时间已过半。26日在山东省潍坊市召开的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第二次现场会议传递的信息显示,专项整治进展顺利,效果明显。同时,巩固成果、建立完善长效机制还需付出不懈努力。

    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已取得初步成效

    据悉,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全系统全面动员,全力出击。截至目前,已有24个省、区、市召开了质量工作会议,21个省区市举行了专项整治行动启动仪式,各地都成立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总局机关、两委和各直属检验检疫局、省区市质量技监局共抽调2500多人,组成508个工作组,深入基层,靠前指挥,有力地促进了整治行动的开展。

    产品质量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各项100%目标进展顺利

    截至9月底,全国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取得生产许可证比例达到79%,小作坊签订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比例达到66%,10类消费品企业建立质量档案比例达到41%,出口食品原料基地100%清查比例达到68%,非法进口肉类、水果、废物等敏感货物100%销毁退运和出口食品运输包装100%加贴检验检疫标志比例全部达到100%,实现预定目标。

    我国各乡镇将建"农村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示范店"

    工商部门将选取一批管理规范、诚信经营、产品合格率较高、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满意、影响力大和示范性较强的农村商品经营单位,命名为“农村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示范店”,发挥其示范引导作用,使农民群众不出乡镇就可以买到放心商品。

 
 
 相关链接
· 质检总局召开干部大会传达十七大会议精神
· 质检总局表示:中国未从美国进口含铅量超标口红
· 质检总局:新西兰澄清事实称中国产服装没有问题
· 深感责任重大 质检总局干部谈听十七大报告体会
· 质检总局表示:中国未从美国进口含铅量超标口红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