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 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召开一周年之际,外交部部长助理翟隽发表题为《落实北京峰会成果 推进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署名文章,表示中国将继续与非洲国家共同努力,全面落实中非领导人在北京峰会上达成的各项共识,深入推进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
文章说,去年11月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是中非关系史上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盛会。中国和48个非洲国家的领导人或高级代表历史性地相聚北京,共叙友谊,共商合作,共谋发展。中非双方一致同意建立和发展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中国政府宣布了加强中非务实合作、支持非洲国家发展的8项政策措施。北京峰会是中非关系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为提升中非务实合作水平注入了强大动力。
一年来,以北京峰会为新的起点,中非双方积极落实峰会后续行动,推进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开创了友好合作的新局面。
在政治领域,文章指出,中非高层互访频繁,各种形式的政治对话和磋商增多,相互了解与信任进一步加强。国家主席胡锦涛、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和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访问了13个非洲国家。5位非洲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正式访华。
中非双方积极落实8项政策措施,带动了中非务实合作深入发展。中国政府迅速兑现对非增加援助、免债、免关税等承诺,启动中非发展基金,推进在非洲建设经济贸易合作区。中非企业合作热情高涨。中非在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等领域的合作也稳步发展。
谈到人文交流时,文章指出,中非人文交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加深了双方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推动了两大文明互鉴共进。中国新与6个非洲国家达成协议,将设立10所用于开展汉语教学的孔子学院或课堂。中非青年交流方兴未艾。为落实胡锦涛主席的邀请,100名非洲青年年内将访华;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赴非洲志愿服务,挥洒青春和汗水。中非文化访演、新闻交流、学术研讨等活动更加活跃。双方新建11对友好省州或友好城市,友省友城总数已达到84对。
此外,中非继续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加强协调与合作,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非洲友好国家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支持中国成功恢复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的合法权益、挫败了台湾在第60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参与”世界卫生组织和在第62届联大期间“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的图谋。
翟隽在文章中指出,中非合作论坛是中国与非洲国家开展集体对话的重要平台和务实合作的有效机制。经过近7年的建设和发展,论坛机制更加成熟,作用日益突出,成为引领中非友好的一面旗帜。根据中非领导人在北京峰会上达成的共识,今年9月,中非外长在联大会议期间举行首次政治磋商,启动了论坛框架下中非外长级定期政治对话机制,对中非开展战略对话、增进政治互信意义重大。目前,中非双方正进一步落实峰会成果,积极探索论坛框架内合作的新思路和新方式,不断完善论坛机制,为中非合作注入新的活力。
建立和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是中非双方在新世纪、新形势下共同做出的战略选择,符合双方的根本和长远利益。中国愿继续与非洲国家携手努力,坚持真诚友好、平等相待、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全面落实中非领导人在北京峰会上达成的各项共识,深入推进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使中非友好和合作不断造福中国和非洲人民,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