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我国将为医药广告发布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认定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11月08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记者 吴晶)我国将对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发布广告行为进行信用等级认定,并据此开展针对性监督管理工作。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8日在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药品医疗器械和保健食品广告发布企业实行信用管理办法》已制定,信用等级的认定分为三级:守信、失信和严重失信。

    据介绍,守信是指企业本年度内发布广告没有违反国家有关广告法律法规的。失信是指有违反国家有关广告法律法规的,但尚不足认定为严重失信的。严重失信是指违法情节严重的广告达5次以上,并含有以下内容:任意更改经批准的产品适应症、功能主治或适应范围以及保健功能等内容进行虚假宣传的;含有不科学地表述功效的断言或者保证、含有利用医药科研单位、学术机构、医疗机构或者专家、医生、患者、消费者等的名义和形象为产品功效作证明的;违反有关广告法律法规的规定,含有其他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进行虚假宣传的。

    颜江瑛指出,企业的信用等级可根据一年的广告发布表现进行升级或降级。对失信和严重失信企业发布广告中所标示的药品、医疗器械经营和使用的单位,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加大对其监督管理力度;必要时可对广告中所标示的有关经营和使用单位的药品、医疗器械购销行为进行专项检查。对严重失信等级的企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将向社会公示,其违法广告品种将作为重点抽验对象。

    据了解,去年8月国务院部署了全国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今年7月国务院开展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其中加强对药品广告管理是重要内容。

    据悉,《药品医疗器械和保健食品广告发布企业实行信用管理办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我国禁止和取缔以公众人物、专家名义证明疗效的药品广告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记者 吴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8日表示,药品违法广告今年的治理目标是禁止和取缔以公众人物、专家名义证明疗效的药品广告。

    颜江瑛指出,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省级、各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监测到的药品违法广告和信息分析,药品违法广告主要问题表现在许多广告未经批准进行宣传,处方药违法在大众媒介进行宣传,擅自篡改审批内容进行违法发布以及用名人、公众人物、患者证明药品疗效的宣传。

    据统计,今年1至9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过监测,共发现严重违法药品广告33130份,全部移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

    颜江瑛指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各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都建立了药品广告电子政务审批系统。去年,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通过广告审批电子政务系统审查批准药品广告共计12319份,没有发现任何违法审批药品广告的情况。中国境内所有已审批的药品广告,都可以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进行查询。公众发现违法广告后可向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举报。

    同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近600份报纸和60家地市级的电视台进行监测,通过统计和分析处理,依法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上对违法药品广告进行定期公布。

    覆盖城乡居民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正在制定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记者吴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8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覆盖城乡居民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正在制定中。

    颜江瑛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要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确保食品药品安全的任务目标。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也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为了维护人民的健康,保障公众基本用药的权利而确定的一项基本国家医药卫生的制度,是促进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基本制度。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作为基本药物制度的牵头单位,正在根据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要求,与有关部门共同制定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据她介绍,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总体目标是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满足公众基本医疗用药需求,实现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制定原则主要包括坚持将基本药物的安全、有效、质量和合理使用放在首位,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基本药物的获得;坚持基本医疗用药水平和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相协调,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强化政府保障基本药物供应责任,加强药品监督管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中央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据了解,今年2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第一批城市社区和农村基本用药,以定点生产、统一配送,全国统一定价,简化包装的方式减少中间环节,国家发改委制定了全国统一价格,各个地方的价格不允许超过全国统一价格。同时,这些药品也不进入招标采购,直接进入城市社区和农村的基本用药。

    中美计划签署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合作备忘录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记者吴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8日在例行记者发布会上说,中国和美国计划于12月初在中美第三届战略经济合作对话期间正式签署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合作备忘录。

    据她介绍,最近一段时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率团对美国进行访问,并专门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双方在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合作框架方面的有关内容进行进一步的磋商和会谈。这个会谈已经确定了中美两国进一步加强药品原料药进出口监管方面所要采取的一些措施。

    颜江瑛透露,目前,合作备忘录的主要内容都已经确定。合作备忘录的签署会推动中美两国在进口药品监管方面的合作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表示:中国对原料药的管理非常严格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记者 吴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8日针对外国媒体的报道和记者提问指出,中国对原料药的管理非常严格,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药品贸易企业或者组织,要与具有资格的中国境内药品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从事药品原料药的贸易。

    颜江瑛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关注到,《纽约时报》的报道称,中国化工企业向国外出售原料药或者中间体。对此需要从两点加以说明:第一,按照国际惯例,药品进出口监管是由进口国制定相应法律和监管措施,对进口原料药和制剂进行监管,来保证本国上市药品的安全,承担监管的责任。第二,中国政府对原料药的管理是严格的,而且根据我们国家的药品管理法和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我们国家实行原料药的注册和认证管理。中国的药品生产企业必须从有合法资质的原料药的生产企业购买原料药。

    同时,中国注重加强和国际的合作。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欧盟签订了药品安全的合作框架。近期中美还将就加强进口药品管理签署合作备忘录。

    颜江瑛强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上能够查询所有药品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的信息,随时可以查到哪些企业具有资格,可以从事原料药和制剂的经营。

    我国将开展兴奋剂生产经营专项治理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记者 吴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部、海关总署、国家工商总局、国家体育总局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等兴奋剂生产经营联合专项治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8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专项治理将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开展集中治理,依法打击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行为,取缔非法生产经营企业。第二阶段是继续进行专项治理,巩固集中治理成果。

    颜江瑛强调,此次检查将摸清自2004年3月《反兴奋剂条例》实施以来,药品和化工生产经营企业的生产情况。对药品零售企业重点检查是否经营除胰岛素以外的蛋白同化制剂和肽类激素。

    颜江瑛指出,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山东省(市)要对奥运赛事举办城市进行重点监督检查,消除一切安全隐患。

    据了解,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药品管理法》和《反兴奋剂条例》的规定依法查处;严禁药品零售企业经营除胰岛素以外的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违者严肃处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会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化工类生产经营企业违法生产经营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的,责令其停止生产经营,并依法做出处理;对无证无照非法生产、经营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药品监管部门联合打击;对非法进出口的,由海关部门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体育主管部门重点负责提供反兴奋剂工作相关信息和技术指导。

    颜江瑛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对兴奋剂的生产、经营和进出口环境进行监管,包括从生产环节方面进行源头管理,加强对蛋白同化制剂和肽类激素的经营管理,对蛋白同化制剂和肽类激素实行进出口许可证管理,以及对含有兴奋剂的药品标签和说明书注明的管理等。

    6种违法医疗器械广告被曝光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今年第二期违法医疗器械广告公告汇总,共计1349次违法医疗器械广告被通报并移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据人民日报报道,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撤销了西安康旺抗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活性银离子抗菌凝液”的2个广告批准文号。成都通加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邦比牌通气鼻贴”等6种违法发布广告的医疗器械产品被曝光。

    成都通加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邦比牌通气鼻贴”、北京享一享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糖人贴”、哈尔滨神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男性前列腺治疗仪(巨劲宝治疗仪)、湖北省应城市永兴膏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安眠降压治疗器”、河北路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健尔马牌微电脑鼻炎治疗仪(鼻特通)”、郑州汇豪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少林牌十三灸”,这些广告含有大量不科学地表示功效的断言和保证,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相关链接
· 食品药品监管局通知各省区市年前向药企派监督员
· 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第2期违法药品广告公告汇总
· 食品药品监管局恢复两企业鱼腥草注射液注射使用
· 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会见WHO总干事陈冯富珍一行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