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教育部:努力促进教育公平,让人民“学有所教”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11月11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组稿·回应人民新期盼)教育部:努力促进教育公平,让人民“学有所教”

    新华社北京11月11日电(记者李柯勇)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要求。教育部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司司长孙霄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紧紧围绕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孙霄兵说,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教育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这已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今后,要认真贯彻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继续把农村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加快农村教育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差距,不断提高义务教育普及和巩固的水平。要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预算制度。

    他透露,明年将向全国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全面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政策。同时,还要全面推进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工作。

    孙霄兵说,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进一步落实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政策,巩固和发展西部地区“两基”攻坚成果,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全面实施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加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让边远乡村的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教育是崇高的公益事业。”孙霄兵说,要认真研究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问题,加快建立健全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机制和制度,促进各级政府以更大决心、更多的财力支持教育事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和政策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今后将继续推动各地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制度,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切实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积极推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继续完善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政策体系,研究提出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办法。

    “不仅要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还要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好学,就是要提高教育的质量。”孙霄兵说,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索,大力倡导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喜欢学习、学会学习。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要求,把加强体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重要工作,引导和鼓励学生达标争优、青春健身,切实增强青少年体质,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周济:2000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将受新政策资助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记者董峻、顾瑞珍、孟娜)十七大代表、教育部部长周济18日晚表示,中国目前正在积极建立针对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新的资助政策体系。根据这一体系,今后用于困难学生的费用,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学校支出加在一起将超过500亿元,每年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受到资助的学生人数超过2000万人。

    十六大以来我国采取多项重大举措促进教育公平

    保障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是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着眼点,是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办让人民满意教育的核心命题。

 
 
 相关链接
· 我国积极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解读政策:新措施保障教育公平
· 人民日报评论员: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项重要决策
· 代表、委员热点话题篇(之六):关注教育公平
· 杨东平教授建言:教育公平最需改革的是招生制度
· 贵州省政协委员建议政府应着力推进教育公平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