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保险法规首次提出养老保险权益归属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赵晓辉 宋琬如)中国保监会有关负责人14日说,保监会日前发布的《保险公司养老保险业务管理办法》标志着养老保险作为保险业重要的业务领域,有了专门的部门规章加以规范,这也是国内保险法规中第一次提出养老保险权益归属的概念。
《办法》将养老保险业务分为个人养老年金保险业务、团体养老年金保险业务和企业年金管理业务三类。保监会有关负责人指出,此次颁布的《办法》,对这三类养老保险业务,均进一步贯彻了保护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利益的原则。
《办法》要求,在合同中应明确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各自缴费部分的权益归属,被保险人缴费部分的权益应当完全归属其本人;被保险人在离职时,有权申请提取该被保险人的全部或者部分已归属权益;团体养老年金保险合同设置公共账户的,被保险人缴费部分的权益不得计入公共账户。
权益归属在国外养老金领域中已经成为非常普及的概念,是保障企业员工年金权益的重要工具,也被普遍用于员工的中长期激励计划中。
近几年,一些国内企业也了解到权益归属制度的好处,纷纷在养老年金计划中应用这一方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这种方式在法律法规上一直没有明确的地位,企业和员工一旦发生纠纷,很难找到法规依据,也很难保护员工个人利益。
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说,在《办法》中明确这一概念并作了具体规定,这有助于保护员工的权益,也有利于在国内企业中推广权益归属制度的实施。
中国保监会12日宣布的此项《办法》是我国保险业第一部专门规范养老保险业务的部门规章,将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商业养老保险是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实现保费收入626亿元,已积累养老保险基金2000多亿元。截至目前,有51家寿险公司开展了养老保险业务,开发养老险品种百余种,业务种类包括个人养老年金、团体养老年金和企业年金等。
吴定富:“新四化”催生中国商业养老保险新机遇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记者 王文帅 刘诗平)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14日在全球商业养老金论坛上表示,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对中国养老保障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商业保险积极参与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服务退休收入体系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吴定富说,首先,工业化的深入发展对养老保障体系提出新挑战。劳动力的广泛流动需要商业保险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家庭保障功能的弱化需要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共同发展,提高全社会养老保障水平要求商业保险发挥积极作用。
其次,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对养老保障体系提出新需求。目前,我国有1.5亿以上的进城务工农民和超过4000万的被征地农民,这将成为影响我国不同人群利益格局调整的一个关键因素。如何解决被征地农民和进城务工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建立城镇和农村相衔接的养老保障体系,是商业保险应对城镇化挑战的重要课题。
第三,市场化的深入发展为养老保障体系提供新机遇。商业保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应该而且能够在完善养老保障体系中发挥积极作用。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体现在养老保障体系方面,就是要让商业保险在完善政府与市场、单位与个人责任分担机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最后,国际化的深入发展为养老保障体系积累新经验。发挥商业保险在养老保障体系中的作用、提升养老保障制度的效率已经成为国际养老保障体系改革的共识。顺应国际养老保障体系改革发展趋势,要求充分发挥商业养老保险的独特优势,提高制度的公平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
吴定富:我国今年保费收入预计达到7000亿元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记者 赵晓辉 王文帅)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14日在此间说,预计今年全国保费收入将达到7000亿元,是2002年的2.3倍。
吴定富在全球商业养老金论坛上说,近年来,中国保险业保持了健康快速的发展势头,为保险业服务退休收入体系、广泛参与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吴定富说,保险行业实力发生了深刻变化,提升了保险业参与养老保障体系的核心竞争力。去年全国保费收入达到5641亿元,在世界上的排名从2000年的第16位上升为第9位。保险业总资产在去年突破2万亿元的基础上目前已达到2.8万亿元。
近年来,通过推动国有保险公司改制上市,引进战略投资者,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符合国情的现代保险企业制度。另外,保险市场准入机制不断完善,现代保险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目前,已有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保国际、民安控股等5家中资保险公司先后登陆境内外资本市场。以这些上市公司为代表的一批保险公司正在逐步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保险企业。
中国保险业已为养老保障积累准备金1.5万亿元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记者 王文帅 刘诗平)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14日在全球商业养老金论坛上表示,截至目前,中国保险业已为人民群众未来的养老保障积累准备金1.5万亿元。
吴定富说,近年来,保险业积极参与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在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层面发挥着主导者作用。保险业可以提供多样化养老保险产品,弥补社会保险保障的不足,丰富和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保监会数据显示,去年中国个人养老年金保费收入为237亿元,已开发经营的个人养老金类产品有110多个,产品形态包括传统的定额年金保险、有保底收益的分红类年金、无保底承诺的投资连结类保险等,各寿险公司还开发了各种具有保障功能的储蓄型寿险产品。
吴定富说,保险业在补充养老保险层面发挥开拓者作用。一方面,保险业的团体养老年金是中国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主要形式,去年团体年金保费收入为389亿元。另一方面,保险业积极参与企业年金管理业务。目前,有8家保险机构获得了10个企业年金管理人资格,包括2个受托人资格,4个账户管理人资格,4个投资管理人资格。
此外,保险业在农村养老保险层面发挥服务者作用。中国保险业一直积极参与探索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目前已在18个省份的53个地市区开展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累计业务规模约为30亿元,覆盖人群近20万人。同时,符合我国农村实际的小额保险发展模式也得到发展。截至去年底,仅中国人寿、太保人寿和平安人寿三家公司的农村人身保险保费收入就已达982.1亿元,约占全国人身保险保费总收入的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