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政党制度)国情决定中国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记者魏武)中央统战部新闻发言人庄聪生16日表示,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只能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不是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而是由该国的政治经济状况、民族文化传统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等国情决定的。庄聪生说:“中国也不例外。”
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国曾效仿西方实行过多党制,后来国民党又实行一党专制,但都失败了。庄聪生表示,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确立和实行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这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包括民主党派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自觉的、历史的选择,符合全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符合中华民族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文化传统,反映了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的客观要求。”他说。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显著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具有不同于其他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庄聪生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体现了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第一,我国的多党合作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的。这是凝聚社会各方面政治力量的核心所在,是国家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统筹规划有效实施的基本保证。
第二,各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是国家的参政党,而不是反对党或在野党。这是因为我国民主党派与共产党在政治目标和根本利益上具有一致性,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第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与各民主党派的参政党地位,决定了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实质是团结合作。通过平等协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集中力量办大事。
(解读政党制度)庄聪生:历史决定多党合作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记者魏武)中央统战部新闻发言人庄聪生16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多党合作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包括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自觉的历史选择。
多党合作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由我国国家性质决定,并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的。庄聪生说,这是多党合作实践所必需的。
他举例说,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曾打过一个比喻,来说明这个问题。成思危说,一个合唱团既要有男声部,也要有女声部;既要有高音部,也要有低音部;既要有歌手,也要有指挥,这样才能唱出和谐动听的歌曲,否则就只能是杂音。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就好比是一个合唱团内部的关系,八个民主党派是不同的声部,中国共产党是指挥。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各民主党派就能团结奋斗,社会就能和谐发展,否则社会就会陷入一盘散沙,甚至混乱和动荡。
庄聪生强调,多党合作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民主党派自身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民主党派只有政治上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使团结合作有着牢固的政治基础,也才能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更好地推动民主党派自身的发展。
目前,中国大陆共有8个民主党派,共有成员约71万人,在大陆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有组织。
(解读政党制度)庄聪生:国内外对中国政党制度越来越关注
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记者魏武)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5日发表《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全面介绍了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主要特征、基本内涵,全面反映了中国政党制度的发展历程以及在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中央统战部新闻发言人庄聪生16日在接受采访时说,白皮书的发布,可以让国际社会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政党制度形成、确立和发展的历程,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的政党制度是一种崭新的独创的政党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庄聪生说,中国的政党制度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目前,国内外对中国政治制度特别是政党制度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
中共十七大报告在坚持多党合作制度方面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包括提出要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更好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等。
“这些论述充分体现了中共中央对统一战线的高度重视,也为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庄聪生说。
在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中,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和执政地位,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庄聪生强调,“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解读政党制度)中共与民主党派政治目标和根本利益“一致”
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记者魏武)中央统战部新闻发言人庄聪生16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的民主党派作为与共产党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和参政党,与共产党在政治目标和根本利益上具有一致性。
他表示,中国的民主党派不像西方政党那样以夺取政权为目的,而是与共产党团结合作。它们通过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可以有效地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其所联系群众的意愿和利益也能得到体现和维护。
“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要务,也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庄聪生说,民主党派只有把各自成员及其所联系群众的意志和力量都凝聚到国家的中心任务上来,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才能在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体现应有的价值。
据介绍,2003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共有17.7万人当选各级人大代表。
数字显示,近3年来,中国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代表人士向中共中央提出重大的书面意见建议200多项,内容涵盖了经济、政治、社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国防、外交、港澳台侨等诸多方面。
(解读政党制度)无党派人士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中发挥重要作用
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记者魏武)记者从中央统战部了解到,我国的多党合作包括无党派人士,他们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中发挥重要作用。
据介绍,无党派人士是指没有参加任何党派、对社会有积极贡献和一定影响的人士,其主体是知识分子。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没有参加任何党派,具有无党派身份。二是对社会作出积极贡献,具有一定社会影响。三是受过良好教育,具有较高的素质。
中央统战部新闻发言人庄聪生表示,无党派人士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国目前有9个政党,各政党成员总数仅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左右,这就决定了无党派人士的存在和发展不仅是必然的,而且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同时,无党派人士中有许多层次高、影响大、联系广的代表性人物,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有利于扩大各界人士有序的政治参与,拓宽社会利益表达渠道,维护多党合作的基本格局。”庄聪生说。
无党派人士具有人才济济、智力密集的特点和优势,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生力量。比如,无党派代表人士袁隆平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为解决中国和世界粮食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新闻背景:我国民主党派通过六大形式参政议政
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记者魏武)据中央统战部介绍,我国民主党派通过6大形式参政议政。
一、通过担任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人大常委会领导职务等,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充分发挥参政作用。
二、通过担任国务院有关部委及地方各级政府领导职务,担任政府参事等,积极发挥参政议政作用。
三、通过担任各级法院、检察院领导职务,在国家司法机关发挥参政议政作用。
四、出任人民政协的领导职务,在人民政协大会和有关专门会议上以政党或界别名义发言、提出提案,发挥参政议政作用。
五、参加中共中央和国家领导人出席的一些重要的外事、内事活动。
六、就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开展有组织的考察调研,提出意见建议。
新闻背景:民主党派监督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记者魏武)记者从中央统战部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互相监督,是我国多党合作的重要内容。这种监督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政治监督。由于共产党处于领导和执政地位,互相监督主要是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内容主要有:(1)国家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2)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重要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贯彻执行情况。(3)中共党委依法执政及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责、为政清廉等方面的情况。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形式主要有:(1)在政治协商中提出意见。(2)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中共党委及其职能部门提出书面意见。(3)参加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各专门委员会组织有关问题的调查研究,提出意见。(4)在政协大会发言和提出提案、在视察调研中提出意见或以其他形式提出批评和建议。(5)参加有关方面组织的重大问题调查和专项考察等活动。(6)担任司法机关和政府部门的特约人员,参加有关执法检查和执法监督工作等。
新闻背景: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
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记者魏武)中央统战部新闻发言人庄聪生16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这一制度是各政党组织形式多样性和目标方向一致性的统一,广泛民主与集中领导的统一,将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形成集中统一的意志,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第二,这一制度以自身广泛的社会基础、组织构成和代表性为特征,通过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进一步扩大社会各方面成员有序政治参与,畅通社会利益表达渠道,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能够更好地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第三,这一制度把协商合作与互相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和实践合作、参与、协商、包容的精神,能够保持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团结、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第四,这一制度通过举荐非中共人士进入人大、政府、政协和司法机关担任领导职务,同中共干部建立良好的合作共事关系,优化了国家干部队伍结构,凝聚了各方面人才,能够推进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建设,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